【厌奶期】宝宝持续厌奶,妈妈喂养焦虑的应对之道 -MamaClub

白天厌奶不喝奶,晚上狂喝奶。

每天想尽办法让宝宝吃奶,用心做的辅食也不吃,看着她瘦了心急如焚…

宝宝长牙了,流口水、乱咬东西、厌奶、低烧、狂躁、睡眠不安….

这些宝宝厌奶期常常会遇到的情况,你是不是也遇到过呢?

很多妈妈表示扛不住。

宝宝四五个月大的时候开始不再像之前那样专注吃奶,而是吃吃停停,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停止吃奶,吃奶量也减少了,看起来胃口也不好,妈妈们都为此担忧不已。

 

其实对于2~6个月的宝宝,其实厌奶现象都谈不上心理活动,更多是原始反射(就是本能的表现)。

如吸吮反射;或者是条件反射,如果进食的过程总是呛咳,就会减少进食。

所以我们要先找到宝宝厌奶的原因,是生理因素还是病理因素导致的,从而找到对应的科学解决策略。

 

每个宝宝在出生之后都会本能的拥有寻乳、吸吮、吞咽一系列反射动作。

但是这些反射动作在2~5个月就会消失,被主动的吸吮行为替代。

这个时候的宝宝在自主学习吸吮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舌头舔、牙龈咬,但是却不会用舌从前向后配合下颌,形成有效吸吮。

在吸奶过程中“碰壁”,是宝宝们产生厌奶的主要心理原因。

如果宝宝因为饥饿却不能吃到奶,就会出现哭闹。

面对哭闹而又饥饿的宝宝时,妈妈非常焦急,常常不知所措,强迫将奶瓶或乳头塞入宝宝口中。

当出现呛咳或各种紧张的抱姿时,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不良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吃奶出现如呛咳(或饥饿的内感觉压力)等不理想的感受导致吃奶行为减少。

这种厌奶的行为被不断强化,就会让宝宝出现拒奶的条件反射,如看到奶瓶就开始视线回避或用手推,口部一碰到奶瓶就出现呕吐反射等。

 

训练宝宝有节奏的吸吮,不要让他对吸奶失去耐心和信心。

当宝宝能有节奏的吸吮时,就可以用奶瓶或橡皮奶嘴让孩子反复做这个动作。

对于亲喂的宝宝,成人可以在手指上滴一滴奶,然后用这个手指去敲宝宝的嘴唇,或将手指腹部贴着硬腭,诱导宝宝出现有节奏的吸吮动作。

 

1、妈妈不必强求宝宝喝奶,可以营造愉快的进食环境,或者适时添加辅食,也可以更换奶粉。

通常厌奶期维持一段时间后宝宝就会自然恢复食欲。

2、哭闹时,不要强迫喂奶,安抚好情绪是首要的。

3、厌奶期,可以少量多餐,包括浅睡眠时吃少量“迷糊奶”(迷糊奶时可以进入本能的吸吮吞咽过程),不一定非要喝奶。

只要保证基本营养摄入即可,体重在正常发育标准中,妈妈们就不要过于担心和焦虑。

4、注意宝宝与喂食者的姿势,必须舒适并且喂食者能控制宝宝的进食动作。

6个内宝宝可以采用支持性坐姿喂养。

5、宝宝长牙期会出现牙龈痒、牙龈疼痛等不适感。

给宝宝一些磨牙的东西缓解,改变喂食方式,适当添加辅食。

6、餐前给予橡皮奶头、拨浪鼓和手巾都是合适的玩具。

宝宝会抓握这类玩具放入口中探索并刺激吸吮动作,从而减少口腔知觉过敏,还能增强面部对迎面来的物体的承受能力,并有益于舌、唇及颌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