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逼孩子懂事的家长,太残忍?被逼懂事的孩子,快乐吗? -MamaClub

调查发现:

有78.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喜欢懂事的孩子。

孩子懂事,本是件好事。

但是,如果家长逼着孩子懂事,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则未必是好事。

网上有这样一条提问:

“懂事的孩子快乐吗?”

差不多6000条回答,绝大部分的回答都是:

不快乐!

你懂事,你听话,那就喜欢你,给你钱花;

你不乖,你不懂事,那就不喜欢你,不给你花钱。

很多父母,不会知道:

懂事,不过是孩子照顾大人情绪的方式。

压抑内心的懂事孩子,最让人心疼,因为他们的童年记忆里,有很多委屈和迁就。

在韩剧《请回答1988》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撒娇罢了;

只是适应了环境,做懂事的孩子;

适应了,别人错把他当成大人的眼神。

孩子懂事,是很多家长的期盼。

然而,逼孩子懂事,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另类的残忍…

 

“懂事”的孩子,容易累

出门逛街,从来都是听从家人的安排;

看到好吃的零食,从不吭声,温顺走开;

看到喜欢的玩具,却不敢开口让父母买;

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也必须听父母的话,谦让大度……

熊孩子,让人头疼;懂事的孩子,却让人心疼。

在《奇迹男孩》中,奥吉的姐姐维娅,是个很懂事、很体贴的女孩。

维娅在4岁以前,无忧无虑,她拥有家人全部的爱,所有人都围着她转。

但是,当先天患病的弟弟降临到这个家庭时,维娅的生活,逐渐发生了许多变化。

弟弟的出生,抢走了爸妈的所有注意力。

本来作为家里的唯一的维娅,逐渐失去了爸爸妈妈全部的爱与呵护。

正如影片中所说:“奥吉是太阳,爸爸、妈妈和我,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

父母无意中忽略了维娅,因为在他们眼里,维娅乖巧懂事,同时能够健康的成长。

父母将所有精力,给了弟弟奥吉,然而他们不知道,维娅心里其实也很苦。

父母忽略了维娅;理解她、给予她关爱的外婆,也离开了她。

维娅心里的失落,就如同蔓草一样,疯狂生长着。

她会对着家里的小狗说:“有人想知道,我今天过得怎么样吗?”

她会在心里小声说上一句:

“能不能有人,也问问我?”;

“我只希望妈妈,也能好好看看我,哪怕只有一次。”

有次,妈妈主动找维娅聊天的时候,却接到学校打来的电话:弟弟吐了。

妈妈立刻,匆匆赶去了学校,留下维娅自己。

维娅的懂事,实在让人心疼。

但是,懂事的孩子,确实挺累的吧!

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都需要家长的关心,这不关年龄大小,也不关是否懂事。

因为,只有被关注被了解,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爱。

 

“懂事”的孩子,缺少自我

宫崎骏在《龙猫》里说:每个懂事的孩子,都更让人心疼。

懂事的人,往往容易讨好、往往不懂得拒绝。

《芳华》中,黄轩饰演的刘峰,是一个活雷锋式的好人。

刘峰,无疑是一个懂事的人,一个时刻为别人着想、讨好别人的人。

他任劳任怨,奉献大于索取,炊事班的猪跑了,他会帮着去追;

战友让他带去修的手表,太过名贵,没人敢修,他便自己研究后修好了;

战友结婚,为了给战友省钱,自己买材料,亲手做了两个沙发;

……

但是,刘峰的结局并不美好。

他离开文工团时,只有一个人去送他,没有人为他说情。

像刘峰这么懂事的人,让人感动、却又让人可怜。

懂事的孩子,往往十分在意,符合别人的认可和期待,让别人觉得舒服,是他们讨好他人的唯一方式。

曾经有一个16岁的女孩,站在学校的讲台上,泪流满面地对她两个月大的弟弟喊话,让弟弟长大后不要做乖孩子。

她对台下的妈妈,喊出了内心的压抑:

“因为懂事,她努力,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

把自己的小情绪和小任性,都藏了起来。”

妈妈泪崩回应女儿:

“孩子,你不必做别人家的孩子;

妈妈希望你不要那么懂事了,你可以不用取悦所有人,坚持做自己就好。”

许多人不解:孩子为别人考虑、与人为善,难道不是因为懂事吗?

或许,这只是讨好,并不是真正的懂事。

懂事的孩子,总是压抑内心的真实想法,去讨好、迎合大人。

而拥有这样人格的孩子,长大之后,依然只会逢迎他人,处处小心。

在一个辩论会上,有位青年作家,分享了一段关于“讨好”的话题:

“自己害怕跟任何人,产生冲突与矛盾;

无论是在生活中、职场里,还是在爱情里,我都始终扮演着,讨好他人的角色。

不敢,也不会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不会跟对方争吵,害怕起冲突,害怕让别人觉得不高兴。”

她还说,她从少年成名开始,就有意无意的,逢迎大人。

过分礼貌恭敬,甚至成了她28年来的,唯一标签。

太懂事的孩子,往往容易讨好、取悦别人。

懂事,是他们的保护自己的面具,讨好别人的工具。

而真正的懂事,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坚持做好自己。

 

“懂事”的孩子,容易自卑

因为懂事,总是害怕与别人冲突,不敢轻易对别人说不,所以很礼貌;

因为懂事,总是照顾别人的需求,隐忍自己的喜好,所以什么都可以;

因为懂事,总是讨好父母,压抑自己的内心,所以从来不索求;

在《懂事的背后是深深的自卑》一文中作者曾写道:

“懂事是一种毒,一旦形成了这个印象,它就会绑架你坚持下去。

因为我很早就知道,一个熊孩子,只要做一件暖心的事,就会让人交口称赞;

而一个懂事的孩子,做了一件出格的事,会让父母大失所望,前功尽弃。

所以有时候,必须顶着‘懂事’的光环,坚持到底,不断地忍让。”

懂事的孩子,往往小心翼翼。

这样的孩子,看似善良大度,内在隐藏的,却是渗到骨子里的自卑。

关于懂事,《我的前半生》这部电视剧里的两位角色——平儿和佳清,也给人印象深刻。

相比起平儿,佳清过早地学会了懂事。

因为妈妈是第三者的原因,爷爷奶奶总是甩脸色给他们母子。

而他不仅不可以任性,还要和妈妈一起,想方设法地讨一对老人欢心。

当老人家顾念到,佳清只是一个小孩子,而态度缓和时,他们的亲孙子——平儿出生了,爷爷奶奶的态度,又立马变得泾渭分明。

每当这种落差出现时,佳清就懂事地站在一旁。

他学着妈妈的样子,去迎合未来的爷爷奶奶;

去尝试接受新爸爸的存在;

去做妈妈想让他做的任何事;

即便有时有厌学情绪,他也要硬着头皮完成;

即便被剥夺了很多玩耍的时间,他依然听妈妈的话,去上补习班。

懂事的佳清,总是表现得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这种懂事,其实是深深的自卑,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孩子让人心疼。

 

真正的懂事,是让孩子勇敢地做自己

孩子出生时,是一张白纸;

孩子未来,能飞多高、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如何去描绘。

真正懂事的孩子,不是讨好、自卑的看似大度,而是父母正确的教养后,孩子发自内心的谦让。

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是让孩子做自己,懂该懂的事。

让孩子:

不必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处处“懂事”;

不必为了照顾他人的需求,而委屈自己;

不必为了避免冲突,而小心翼翼。

曾经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

“爸爸妈妈对小孩来讲,最珍贵的是,给他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要他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

对啊,爱孩子,就请让他,成为他自己。

懂事,其实是一种,慢慢领悟的过程,不必刻意地教导,更不必过早地要求。

愿每个孩子,都能一直保持童真,眼里有光,保留“不”懂事的权利,活出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