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11岁女孩沦为“佣人”伺候一家五口:亲妈一句话令人三观尽毁 -MamaClub

父母爱子女,是本能吗?

答案,或许会颠覆许多人的认识。

有个叫李诗盈的11岁女孩,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大家一起吃着饭,妹妹耍赖坐在地上,故意尿裤子。

妈妈喊了一句:“李诗盈,收拾一下。”

女孩便立即放下手中的碗筷,熟练地帮妹妹清理。

吃完饭后,妈妈又喊:“洗碗啊,李诗盈”。

碗洗完了之后,妈妈又安排她“把地上收拾一下”。

接着,是煮开水、带小孩等等,仿佛一个忙碌的陀螺,一刻也不得空。

与此同时,还要接收来自妈妈的责备:怎么这么慢、烦死了、洗完碗,怎么不洗锅…

除此之外,弟弟将她的书撕烂了,妹妹故意捣乱,影响她写作业,她既没有哭闹,也没有抱怨,反而,一直挂着笑容。

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的家庭教师,表示惊奇。

虽然说从小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很重要,但是,妈妈的态度,完全偏离了“培养”的轨道,明显将女儿当成“佣人”在使用。

姐姐仿佛一个寄人篱下的外人,默默承受着一切,不敢哭,不敢闹,任弟妹欺负,任妈妈差遣。

在妈妈看来,女儿是姐姐,自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能做的都应该做。

人们常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

母女连心,为什么妈妈对女儿如此冷漠,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呢?

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妈妈终于说出了真相。

原来,李诗盈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流带大的,是近两年才回到父母身边的。

大女儿回到身边后,妈妈知道,孩子希望得到她的拥抱,但是,她会感到反感,不愿意与大女儿靠近。

父母于子女,便是全世界。

小时候不养,长大了却要用,这样的父母,的确令人心寒,女孩的未来也让人担忧。

女孩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爱与陪伴的孩子,现在的懂事、体贴,全部都是假象,在她未来的人生中,会困难重重。

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妈妈只是生了她,并没有参与到她9年前的成长中,因此,对孩子没有感情,是可以理解的。

人之所以称之为“感情动物”,正是因为高质量的彼此陪伴,从而产生舍不得的感情。

很多人以为,生了孩子,就一定会爱孩子。

其实不然。

血缘关系,只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联结的纽带;缺乏陪伴与爱的亲子关系,往往经不起推敲。

 

“我居然讨厌自己的孩子”

记得当年,第一眼看到儿子时,心里充满了嫌弃。

通红的小脸,皱巴巴的皮肤,丑得不愿意承认这是自己i生的。

可是,人人都说,母爱是本能。

带着这个疑惑,问过很多妈妈,大多有类似的感受。

直到看了一部叫《babies》的纪录片,才明白其中的缘由。

片中,科学家们同许多妈妈一样疑惑:

为什么妈妈们,对一个从未见过的孩子,可以爱得如此深沉,这爱是从何而来?

科学家们通过对80位母亲,用仪器进行探测,得出的答案是:

催产素对哺乳动物建立的亲密关系,存在非常大的作用。

当孩子在母亲的身体里萌芽时,便会衍生出一种“催产素”的东西,在怀孕期间,催产素水平一直居高不下,直到孩子出生才会降下来。

但是,当妈妈持续与宝宝相处后,催产素又会呈上升趋势,而那些与宝宝相处得少的妈妈,催产素水平则会一直低。

这也就告诉了人们,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是本能,而由于“催产素”在起作用。

就好比,我们简单将钱存进银行和使用理财产生存钱之间的区别,是一样的道理。

血缘关系,就是普通的存钱方式,通常情况下,钱始终会在那里;

当父母增加了与孩子之间的陪伴,产生的“催产素”,如同买了“理财产品”一般,让亲子之间的爱倍增。

简单来说,就是:

亲密的情感链接不完全由血缘决定,而是在一天天亲密的接触、用心的呵护过程当中建立的。

有个妈妈苦恼,十分讨厌自己的孩子,她焦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什么心理疾病。

细看下来才知道,她已经照顾了宝宝19年月,所有的时间都被她占用了,想做的事做不了。

更令她生气和沮丧的是,宝宝居然还会踢打她,想到未来还有很长的路,她感到自己越来越讨厌孩子。

一句谎话听多了,也就变成了真。

父母爱孩子,是本能”的话,听得多了,父母自己也深信不疑。

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爱,并不会因为血缘的存在,从一而终。

爱与厌,往往互相掺杂,互相依存。

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总是被道德与责任裹胁着,哪怕内心已经衍生出了厌恶,也不愿去承认。

爱,从来都不是单向的,陪伴亦如此。

父母陪伴孩子,孩子也在陪伴父母。

两者之间,良性互相,交流循环,才会彼此滋养。

 

滋养孩子的时候
也是在滋养自己

看过这样一句话:

“父母真正的伟大,不在于恩赐生命,而在于有生之年与子女的陪伴。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对于小龄的孩子而言,父母的肢体接触和拥抱,就是最好的陪伴。

许多人成为父母后,会收到来自好心人的提醒:不能多抱孩子、要延迟满足、不要一哭就抱,这样会惯坏他们的等等。

关于这一点,早有“恒河猴实验”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当“一位有奶水却冰冷的妈妈”和“一位有温度却无奶水”的妈妈在一起,小猴子宁愿饿死,也会选择那个有温度的妈妈。

由此可见,能够帮助孩子成长的,除了食物之外,父母温暖厚实的怀抱,也是孩子最深的渴望。

其次,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带着他们一起,参与到日常生活中,也是高质量的陪伴方式。

比如,在做饭、做家务时,鼓励和动员孩子一起参与进来,既能让孩子学会生活的基本能力,也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与不易。

同样的道理,当父母看到孩子,用他小小的身体,协助我们完成人生的责任,也会倍感欣慰。

如此,爱便在亲子之间流动着、温暖着。

最后,陪伴的精髓,陪是行动,伴是爱。

并不是行动越多,爱就越有质量。

在陪伴孩子时,不是陪着,也不是看着,而是要和孩子产生互动。

哪怕工作再忙,每天抽出10分钟,专属于孩子,也比每天2小时坐在孩子身边玩手机,效果要好上百倍。

当陪伴变成了凑数时,父母会感到焦虑,孩子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与关注。

反而会让父母感觉,孩子是麻烦、是累赘,孩子也会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被陪伴。

《疗愈你内在的小孩》一书中,作者指出,每个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

这个“小孩”,从我们在母亲的子宫里萌芽的那一天起,就和我们一起慢慢生长。

不幸的是,几乎每个“内在小孩”,都会由于父母某些不当的教养方式,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久而久之,当我们成年以后,会产生焦虑、容易、胆小、内向等各种不同的性格问题。

正如人们常说的,育儿,即是养己。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疗愈“内在小孩”的最好时机。

父母陪伴子女成长,子女修复父母的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