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孩子自卑还是自信,取决于父母在这4件事上的态度 -MamaClub

家长们都希望能培养出自信的孩子,见到陌生人不怯场、待人接物得体大方;公共场合发言、表演淡定自若;遇到挑战敢于迎难而上,碰到挫折也能积极面对。

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底层能力,影响着未来能达到的高度和人生的幸福感。

然而现实生活中,自卑的孩子却不在少数:

不爱说话,不敢主动和人打交道;总觉得自己不好、不行,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胆小、做事畏畏缩缩;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容易放弃,心理脆弱…

一个孩子自卑还是自信,与在家庭中得到的爱的质量和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尤其是家长在这4件事上的态度:

 

有条件的爱 or 无条件的爱

自信心依附于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来自父母的爱。

父母爱孩子毋庸置疑,只是很多时候,这份爱总是会附加条件:对孩子提要求,根据孩子的表现来给予或收回爱:

孩子只有成绩好,心愿才能被满足;听话、懂事,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和笑脸;一旦表现不好,等待自己的是批评、否定、嫌弃。

久而久之,孩子感受到的是:我只有懂事、优秀,才值得被爱。

然而,孩子从小得到的爱,越是苛刻、越是有条件,他的自我价值感就会越低,因为他发现真实的自己是不被接纳的,只能努力成为父母期待的样子。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陷入一种“追逐优秀”的人生游戏中,不管再怎么优秀,依然觉得自己不行,不能发自内心地接纳自己。

本质正是因为成长过程中缺少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是不管孩子是美是丑、聪不聪明、优秀与否,都发自内心地接纳他这个人,倾听他的感受和需求,给他充分的陪伴和爱护。

不拿孩子和别人作比较,表现不好、犯错的时候,不粗暴地批评、否定孩子,懂得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他肯定和鼓励。

这样的方式,才会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真正的爱,感觉到自己被全然地接纳着,内心充满安全感,有底气对外探索、展示真实的自己,建立起自信心。

被无条件爱着,是孩子最重要的自信来源。

 

保护、限制or允许孩子尝试、探索

老话讲: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家长们就开始各种担心、忧虑,怕孩子受伤、吃亏,怕自己照顾不周到。

这种担忧的心情,在养育孩子时,就容易变成过度保护和限制。

孩子在空地上奔跑,家长跟在后面,着急地说:

“慢点跑,别摔着。”

孩子尝试自己倒水喝,家长:

“小心把水洒了,我来倒。”

孩子学大人的样子扫地,家长:

“别添乱了,去玩吧。”

家长自以为对孩子好,实则限制了孩子的尝试和探索行为,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便会受到损伤。

记得在《敞开心扉的少年》节目中,有一个男孩就曾这样诉说他的烦恼:

“我每天都很幸福,我什么都不用做,爸爸妈妈都会帮我做完,

可是这样也有一点点不好,很多事情我的同学都会做,但是我不会。”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需要完成的任务,3-6岁的孩子正处于主动和内疚的冲突中。

在这一时期,如果孩子表现出的探究行为受到鼓励,他就会形成主动性,乐于创造和探索;

如果他的独创行为总是被嘲笑、打击,内疚感就会超过主动性,导致孩子逐渐失去信心。

《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写道:

“培养自信的方法就是,做你害怕做的事,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

简单来说就是:

“做成了一件事,又做成了一件事。”

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

当孩子开始会说话、跑跑跳跳、爱动手,家长应当在安全范围内,放手让孩子尝试各种想做的事情,不仅能够锻炼能力,还扩展了孩子的认知边界。

更重要的是,孩子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可以完成一件又一件事,会获得一种掌控感,自信心大大提升。

家长允许和鼓励的态度,也会让孩子感到外部世界是安全的,对外在环境有一种信任感,从而充满自信地去探索、成长。

独立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需求,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学习各项技能,鼓励孩子独立动手做事,而不是限制他的双手双脚,这样只会增加孩子内在的虚弱感。

 

否定、打击or鼓励、欣赏

网球运动员李娜曾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我对自己不够自信,甚至非常自卑。

在关键时候,自己拿不出那份自信可以去面对困难。”

旁人可能难以理解,但了解她的经历后,就能明白这份自卑出自何处。

原来,李娜9岁时,就被父亲送去体校打球,12岁跟着余教练训练,一直到21岁第一次退役。

将近十年的时间,李娜从未听到过教练一句表扬的话,从未得到过鼓励,因为余教练采用的是打压式教学。

直到她在2012年遇到阿根廷教练卡洛斯,他不断地鼓励李娜,相信她的潜力,认为世界前三才是她真正的排名。

我们才能看到后来这个更加自信强大的李娜,一路创下佳绩,被称为“亚洲奇迹”。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自信也和家长的态度、语言息息相关。

有些家长喜欢对孩子泼冷水、打击、否定,想要用这种方式指出孩子的不足,激励孩子不断进步。

结果显示,孩子非但进步得不明显,还越来越缺乏前进的动力,整个人逐渐失去活力。

心理学有个词叫“消极暗示”,当家长总是贬低孩子,将孩子身上的小毛病放大、标签化,孩子会不自觉地往这些标签上靠拢,最后陷入自卑怪圈。

比如:

“怎么这么笨啊,猪脑子。”

“考成这样还好意思出去玩?”

“真是胆小,别人抢你东西你不会抢回来啊!”

孩子越小,越是依赖于父母的态度和评价,建立自我认知。

每一句来自父母的否定,都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

“我不好、我不行。”

当孩子自信心越来越低,就越没有勇气和动力做出积极改变。

教育孩子,我们一直提倡鼓励,也就是针对过程来表扬或批评孩子。

鼓励不与孩子的人格和行为结果相关,而是关注孩子的行为过程,不做孩子之间的对比,而是引导孩子关注自身的进步。

比如孩子考差了,家长对照试卷,带着孩子回顾前段时间的学习过程,反思有没有做得不够、可以完善的地方,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并寻找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

此外,对于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比如字迹工整、作业按时完成、乐于助人、勤快,家长也真诚地给予肯定,欣赏孩子身上的优点,用优点带动不足。

鼓励式的教育,孩子会形成稳固的自信心,不会因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能够正确面对错误和失败,不因此否定自己的价值,思维积极乐观。

 

干涉、控制 or 给孩子做选择和决定的机会

有个妈妈曾经跟朋友抱怨:

“儿子上初中,跟他说什么都是‘随便’、‘随便’,在家里总是一副不高兴的样子,问他怎么了也不说。

好像我欠他五百万似的。”

朋友劝她和儿子好好沟通,诚恳地谈谈心,孩子这才吐露心声,他对妈妈说:

“反正我怎么想,最后还是按照你的来,我想要做的事情,你总要否定。我都这么大了,都没有自己做决定的自由,我在家怎么开心?”

朋友这才醒悟过来,原来平时对孩子的干涉和控制太多了。

面对孩子,家长们经常会带着一个错误的观念:小孩子不懂事,没经验,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和决定,所以不如自己来安排,不但能做出更好的选择,也省去了很多麻烦。

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可能会穿得不合适,家长每天给安排好,就不用再多担心。

可是很多时候,短时间来看麻烦是省去了,但长远来看,后患是无穷的。

家长的控制和安排,最大的代价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自主感:孩子感到做出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能够自己决定。

孩子的成长需要发展自主感,如果没有发展好,就会否定自我价值,从而自我怀疑。

此外,如果家长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和决定孩子的一切,孩子就会缺乏选择和决策的能力,做事没有主见,长大后难以独立处理各种问题。

《不管教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曾说过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情:

那天,他要去参加一个同学的聚会,回家就跟妈妈商量能不能去。

妈妈随口说了一句话:

“这种事情你自己决定就好了。”

这句话瞬间让岸见一郎感受到自己长大了,自己可以做出决定,也能为自己的决定承担起后果。

从孩子小时候起,家长应该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给他自己做选择和决定的权利,比如自己选择什么衣服、看什么书、自己安排假期的学习和娱乐时间…

孩子会从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信任,提高自我价值感,增强自信心。

赋予孩子做选择和决定的自由,也是把责任交给孩子,孩子开始对自己的成长负责,走向自律之路。

正如美国已故小说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凯尼恩学院的毕业典礼上说的那样:

“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

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能力。”


✅ 加入【Group – Telegram】
https://bit.ly/MamaClub-Telegram

✅ 加入【Group – 好康群】
https://bit.ly/MamaClub-Promotion

✅ 加入【Group – 心声群】
https://bit.ly/MamaClub-Group

✅ 订阅【Youtube – MamaClub TV】
https://bit.ly/MamaClubTV-Youtube

✅ 关注【Instagram – MamaClub】
https://bit.ly/MamaClub-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