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一个孩子的自卑,是如何养成的? -MamaClub

看到某篇文章有读者留言:

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肯定我,对自我的肯定总是很脆弱,容易动摇甚至崩塌;

而有些在世俗定义中不那么好的人却能无比自信。

自信是与生俱来的吗?可能我没这个运气拥有了。

 

自卑从哪里来?

孩子的自卑是天生的吗?

其实在思考回答之前,首先让我想到的是,这两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即,人们为什么会把自信、自卑与天生联系起来?

答案是,它们难以撼动的“稳定性”,使我们不得不怀疑,一个人的自信或自卑是出自老天之手。

就像开篇提到的那样:凭谁说我好或不好,死活我都不信。

人格中越稳定的部分,越形成于早期。

如果宝宝从出生开始,母亲的功能相对完整,能够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给予看见和回应,就将为孩子日后自尊自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反,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不断以各种方式告诉孩子“你不行”,就会养成一个被自卑折磨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内心独白通常是:“我觉得我不行”。

比如忽视、否定、打压、过度包办等,都可能让孩子产生不配得感以及无价值感。

所以,从客体关系角度来看,自信和自卑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孩子通过从养育者那里得到的态度反馈形成的。

一位大二的女生,自认为从小就自卑,不爱讲话,可在同学眼里她很清高,目中无人,这让她觉得很冤枉。

妈妈经常对她说:

“你就是一颗小树,我们做家长的责任是随时修剪你旁逸斜出的小枝,才能保证你长得直”。

对于她的能力和优点,从来只字不提;她觉得自己就是一只木偶,提线永远掌握在父母手里。

她不喜欢交往,因为不相信自己能给同学带来有价值的东西,同时也是为了防止让别人看到她的不好而“修剪”她。

 

不打也不骂,孩子怎么还自卑了呢?

很多孩子身上的自卑,并不来源于养育者的直接攻击,而是一些心理上的忽视和不被共情。

这将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孩子的自恋受损,结果是要么回避社交,要么在人群中以夸大的表演性来防御内在的自卑;一旦被识破,就再次印证了自己不行,这个过程非常内耗痛苦。

有位男性来访者,从小家境富裕,记忆中,父母很少对他说重话,打骂更是没有。

但是,有种深深的自卑感始终伴随他的整个少年到成年。

小时候,有一次因为某个方面表现优异,被选参加比赛。

他很兴奋,其中有一项要求是参赛者必须穿黑裤子,虽然提前跟父母说了帮他准备,但并没有人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出发前一天,家里找出妈妈的一条女士黑裤让他穿,他没有选择,只有愤恨和绝望。

第二天穿着这条裤子到达比赛现场时,一股巨大的羞耻感席卷着他,仿佛所有人都在向他指指点点和嘲笑。

那一刻,灵魂已经不在他身体里了,只是四处寻求躲藏。

如今人到中年,时常还会产生被人看不起的体验;生活中,很难拒商家的推销,也是因为担心对方以为他买不起而嘲笑他。

在养育关系中,父母对孩子的忽视比指责打压更糟糕,这会让孩子的心理一直处在干瘪无法充盈的状态,空虚、缺乏动力会成为人生的主要基调。

说好听点叫共情的缺乏,难听点叫做精神虐待。

这样的养育者,完全无法从人的内在基本状态出发,去看见和满足一个孩子的合理需求。

当然从现下来说,更多父母纠结的是,一味满足物质要求会不会把孩子惯坏了?比如一双运动鞋动辄千八百块甚至更贵,买还是不买?

其实满足孩子并不会使其变坏,关键在于,父母满足孩子的同时,不要把自己奉献进去。

不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制造内疚,另一种是助长孩子的自大。

“节衣缩食都是为了你”或“你就是公主、王子殿下”,都很难让孩子把父母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而成长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走向你是你、我是我的分化状态。

如果现实条件允许,就没必要人为地增加困难。

 

被“看见”越多,自卑感越少

自卑,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内部总是对获得父母的关注和爱感到困难。

换句话说,当我们总是不被“看见”,自卑感就油然而生。

不少人在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之后,开始进行所谓的“报复性补偿”。

比如买很多衣服不穿,最后带着标签送人;连续一个月买自己小时候渴望但吃不到的食物,直到吃吐为止;买各种玩具补偿童年遗憾等等。

这些行为都是在为早年的心理匮乏买单,但往往短暂的满足过后,内心依旧空空如也。

物质的满足,解不了精神的饥渴。

每个人都曾经生活在母亲的子宫里,那里是一个黑洞,但却能够提供全然的满足。

出生之后,需要一个功能完好的养育者继续满足我们原始自恋的需要,这就是宝宝被“看见”了。

足够敏感的母亲,直接在身体上就会识别和感知到宝宝的需求并立即满足。

这对孩子早期与外界建立信任和安全感,都至关重要。

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在治疗一个早期创伤的女病人时,使用过这样的方式:

他会在窗帘后面守候这位年轻的女病人。

当她来到门前,举起手准备敲门时,温尼科特就打开门,仿佛她希望他出现的愿望,真的把他创造了出来。

温尼科特对病人的理解程度极其深刻。

他“看见”并满足了她想要创造出一个可供自己使用的妈妈的全能幻想,这成为他们治疗的起点。

从大师的治疗思路我们可以得知:在生命的早期,看见孩子,提供自己被孩子使用,才能跨越原始自恋的需求,帮助孩子迈入下一阶段的成长。

同时,看见、满足和回应孩子,能够增强他们的现实感以及人际交往中的能力,而不是继续待在幻想世界中。

这正是很多自卑者的症结所在,因为现实的残酷,总是会挫败幻想中的美好。

他们总是以幻想为标杆,去衡量和看低现实里的自己。

 

对孩子感兴趣
而不是对外在的成就感兴趣

父母也可能是曾经自恋受伤而自卑的孩子,不可避免的会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犯错。

很多时候,越是想培养出更自信的孩子,却在做法上适得其反。

比如,当众赞美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奚落自家孩子的短处,美其名曰想让你更上进;

逼迫孩子表演才艺,敦促孩子成为在别人面前的“展览品”,目的是掩饰自身的自卑,却不管孩子是否愿意。

这些做法都会带给孩子一种感觉:父母对我这个人和我的感受没兴趣,只关心我能不能为他们带来价值。

当一个人的自尊自信只能与外在的价值做捆绑,即使他取得再大的成就,还是自卑和不快乐的。

原因在于,成就对应的不是原始的客体。

原始客体是什么?——孩子你什么都不用做,你的存在本身就有价值。

这会为孩子的身心注入能量,真正形成自我的动力,对自己自信,也积极创造外在价值。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到: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中的自己”比较。

孩子要发展“健全的自卑感”和“理想中的自己”,前提是被父母真正关注、尊重过;否则,就不得不活成“别人理想中的自己”了。

可以说,几乎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自卑的。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说:“一切人类文明都是基于自卑感而发展起来的。”

正常来讲,自卑不需要被我们完全驱除,养育关系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只是在影响个体发展的时候,尝试以爱将其转化。


✅ 加入【Group – Telegram】
https://bit.ly/MamaClub-Telegram

✅ 加入【Group – 好康群】
https://bit.ly/MamaClub-Promotion

✅ 加入【Group – 心声群】
https://bit.ly/MamaClub-Group

✅ 订阅【Youtube – MamaClub TV】
https://bit.ly/MamaClubTV-Youtube

✅ 关注【Instagram – MamaClub】
https://bit.ly/MamaClub-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