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比“不和陌生人走”更重要的5句话,从3岁起必须灌输给孩子的安全教育 -MamaClub

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是不是也仅限于「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拿陌生人给的玩具」、「不要跟陌生人走」……诸如此类的话?

却从来没有跟孩子说过,到底哪些人是「陌生人」。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5~6 岁的孩子抽象逻辑思维才开始萌芽,而对于这些不具备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孩子来说,是很难去界定「陌生人」,和「有危险的陌生人」的。

水果店的卖水果阿姨是陌生人吗?

隔壁经常抱孩子出来晒太阳的奶奶呢?

还有来家里吃饭的爸爸的同事叔叔?

……

孩子的小脑袋瓜里是无法「辨别」这些内容的。

看过一个模拟防拐实验印象很深刻。

实验人员选取了幼儿园、小学、超市、火车站、公园五个地点,通过问路、谎称是家长朋友、以宠物、玩具或零食等方式对 50 名 3~10 岁的孩子进行模拟诱拐测试,结果有 42 名孩子被成功「拐走」。

「无效」的安全教育,不仅是家长在做无用功,也给孩子的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

孩子的安全教育,从两岁开始就要慢慢地上手了,而进入幼儿园以后,更是马虎不得。

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那太多了,比如:

和孩子一起建立一份安全名单(名单上有爸爸妈妈、爷爷妈妈、外公外婆、哥哥姐姐,告诉孩子,和这些人在一起是绝对安全的);

不断和孩子重复居住城市、家庭地址、爸爸妈妈的联系方式(非常重要~);

和孩子同步陌生人名单(除了直系亲属外,即使是熟识的亲戚、邻居、同事也建议列入陌生人名单~)。

除此之外,还有5点,比「不跟陌生人走」更具体,也更具有实操性。

 

大人不会找小孩子帮忙

场景模拟

场景:小朋友,叔叔/阿姨的狗狗不见了,你能帮我一起找吗?(给孩子看照片)你看,是不是很可爱?

告诉孩子,会找小孩子帮忙的大人,都不要理会(或者直接这么说,找 5、6 岁左右孩子帮忙的大人,都有问题)。

我们从来都会坚持认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是传统美德,但是,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大人的「力气」要比小朋友大很多,可以打败很多的「困难」,他们绝对不会来找小朋友帮忙。

如果他们真的需要帮助,也应该要去找其他的大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来找到你这个小朋友。

 

拒绝任何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行为

告诉孩子,任何时候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行为,都可以大胆的说「不要」!任何想侵犯自己身体的人,都是坏人。

儿童防性侵教材《CHILD SAFETY LESSON》中,强调了隐私的意识、以及五个警告原则,值得给孩子看看~

哪里是隐私部位?

男孩的隐私部位是小内裤遮住的地方。

女孩的隐私部位是小背心和小内裤遮住的地方。

五个警告原则是什么?

一定要告诉孩子,隐私部位是不可以外露和触碰的,一旦出现了以下五个「警告信号」,需要立即告诉大人,寻求大人的帮助。

任何人想要看你隐私部位,或者让你看他的隐私部位,这是视觉警告;

任何人和你讨论你的隐私部位,这是言语警告;

任何人在独处时想要触碰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触碰他的隐私部位,这是触觉警告;

有人想要亲你、抱你,一定要拒绝,这是拥抱警告;

一个人的时候,陌生人给你糖果或者玩具,千万不能要,这是独处警告。

此外,这个保护孩子的「NO-GO-TELL」法则,也一定要教会孩子:

No——当有人试图以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方式触碰自己时,要拒绝并说不;

Go——然后立即摆脱 / 离开所处的环境;

Tell——及时告诉爸爸妈妈或身边可以信任的大人。

 

你可以告诉爸爸妈妈

有很多孩子,在学校受到欺负以后,因为害怕,反而不敢跟父母说。这种情况,也是很常见的。

所以,当孩子突然出现不想上学、行为表现异常时,不要只批评和指责,也要记得多关注和引导孩子:发生了任何事情都可以告诉爸爸妈妈。

我们还可以在家里设置「绝对安全区域」,比如在小帐篷里、小毯子里,和孩子共同「认证」这个区域的「绝对安全性」,在这里,可以说任何的秘密,别人都听不到,也看不到。

爸爸妈妈无条件的爱,是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感,也会衍生出孩子对抗困难的勇气。

 

遵守规则≠听话

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你要遵守规则,但不是一味地听话,甚至在你觉得害怕的时候,你有反抗和质疑的权利。

教育学家洛克也说过:如果希望孩子尊重你和你的命令,首先你要十分尊重你的孩子。

所有父母,首先要做遵守规则的大人,同时教孩子遵守规则。规则不是某个人的,而是全社会的,所以,你的孩子不必盲从于任何人。

 

在外吃陌生人的东西要经过爸爸妈妈同意

场景模拟

场景:小朋友,叔叔/阿姨送你一颗棒棒糖,你吃吧,我不告诉你妈妈。

我车里还有很多巧克力,你跟我一起去拿好吗?试问,有多少孩子能抵挡住陌生人的「零食诱惑」,尤其对小宝宝来说,安全隐患就更大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陌生人的东西不能吃,如果想吃,爸爸妈妈会买。

因为——

陌生人的诱人的零食可能是「有毒」的,一旦吃下,坏人就会在孩子昏昏欲睡的时候干坏事。

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被拐 14 年的儿子孙卓终于回到了父母身边。但是,有多少人注意到,14 年前,孙卓正是在家门口被陌生人丢下的一颗糖果骗走的。

所以,为了孩子的安全,我们也要把「吃陌生人的东西要经过爸爸妈妈同意」的思想种在孩子的脑海里。

 

1. 给宝宝读安全教育绘本 

知识武装头脑。这个习惯,从宝宝很小就可以给宝宝培养起来了。

比如《我不跟你走》系列绘本,从孩子的视角来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2. 在游戏中进行场景模拟 

在家里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可以教孩子如何打电话(也可以给孩子配电话手表~有定位功能),玩陌生人过家家游戏,让孩子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下,了解和认识可能出现的危险事项。

3. 外出时教孩子认识安全空间和安全对象 

我们带孩子外出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医院、药店、商场等公共场合都是我们遇到困难时可以前往的安全空间。


✅ 加入【Group – Telegram】
https://bit.ly/MamaClub-Telegram

✅ 加入【Page – Goody】
https://bit.ly/MamaClub-Goody

✅ 加入【Group – 心声群】
https://bit.ly/MamaClub-Group

✅ 订阅【Youtube – MamaClub TV】
https://bit.ly/MamaClubTV-Youtube

✅ 关注【Instagram – MamaClub】
https://bit.ly/MamaClub-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