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父母用心陪伴的孩子,都有这几个迹象 -MamaClub

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

一位爸爸,穿着恐龙衣服去幼儿园接女儿放学,“惊艳”了整个幼儿园。

原来,女儿前段时间在读一套关于恐龙的丛书,故事中,有一段讲述了小主人公放学时被恐龙接回家,女儿很是羡慕,跟爸爸妈妈提过一次。

女儿的话,可能自己也没当回事,却被爸爸妈妈记在了心里,于是就制造了这场惊喜。

妈妈在朋友圈分享时说:“童年的幸福就是,你从不把我的话当儿戏。”

有些父母答应陪孩子去游乐园玩,却总是找借口一拖再拖;

有些父母嫌带孩子麻烦,就把手机扔给孩子,自己落个轻松;

有些父母跟孩子要么没话说,要么一说就是学习、作业…

陪伴用不用心,在孩子身上是能体现出来的。

被父母用心陪伴的孩子,通常都有这几个迹象——

 

内心安全感强

根据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的关注和照料。

尤其是0-3岁,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父母的陪伴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生活中,我们会观察到,有些孩子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陌生人会很难适应,一直躲在父母身后,不敢迈出第一步;而有些孩子经过尝试可以很快适应,表现得很大方。

美国心理学家曾通过“陌生情境”实验,观察婴儿与母亲分离和重聚时对母亲的反应、和陌生人相处的表现以及探索行为后,总结归纳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两大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类型的孩子,内心安全感比较强,情绪更加稳定平和,这是因为童年早期,尤其是0-3岁,陪伴者(通常是母亲)能够给予孩子需要的安全感和爱。

这类孩子成长起来后,通常独立性更强,内心更强大,不会因为一些小事就崩溃。

而“不安全”型依恋类型的孩子,内心比较敏感,患得患失,情绪也容易波动,这类孩子长大后,性格“拧巴”,思虑过多,遇事容易感到害怕而退缩。

因此,父母在孩子生命早期,要更加用心陪伴孩子:

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及时捕捉孩子饿了、渴了、困了的信号;

多陪在孩子身边,和孩子聊天、做游戏等,多一些身体上的接触,比如抚摸、拥抱、亲吻等。

在孩子哭闹、难过、生气等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家长不要阻止和忽视,首先保持情绪的稳定,陪在他身边,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理解,耐心地让孩子的情绪流动,得到纾解。

 

性格乐观开朗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第三集的主题是《长大》,讲述了大山深处的留守孩子,在支教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诗歌的世界。

这里的孩子,父母为了生计,早早地离开他们外出打工,他们中很多人,从上小学开始,就独自一个人生活,一年到头看不到父母一次。

他们把对父母的思念、缺少陪伴的孤独,写进诗歌里:

种子被埋在大雪下
安静发芽
老枯树在夜里
长出一根新枝丫
而我在爸爸妈妈看不到的地方
偷偷长大

孩子的心声,让人心酸。

这群大山里的孩子,看上去都是那么纯朴、沉默寡言。

不管是在学校教书还是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留守儿童,或者父母忙于工作,缺少陪伴和关注的孩子,会明显表现出内向、敏感、胆怯的性格特点。

而在父母用心陪伴下的孩子,亲子之间的交流沟通比较多,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得以被看见,他的心理发展会更加健康,也更懂得如何与人沟通,表达能力强,情商也比较高。

这样的孩子,往往会更有自信和勇气探索周围的世界,性格积极乐观、开朗活泼。

 

各方面能力发展良好

在罗马尼亚孤儿院开展的一项经典研究发现,温暖的养育关系至关重要。

尽管孤儿院为儿童提供规律的喂养和换洗服务,但是儿童和成人的交流有限,提供的玩具和参与的活动也很少。

研究者发现,在这样的养育环境下,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明显滞后。

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得了父母每天和孩子的语言交流、互动、陪伴。

父母每天和孩子的语言交流,会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

父母和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周末带孩子出去玩,会促进孩子运动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

从身体发展、心理健康、认知能力到社会适应、情绪管理,父母用心陪伴的孩子,都会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习惯好

《少年说》中有一期叫“手机才是父母的孩子?”

一位读五年级的孩子就吐槽自己的爸爸妈妈爱玩手机。

他说道:

“在我们小的时候,你们为了图一时的安静,用手机稳住我们,等我们大了,沉迷于手机,你们又开始抱怨,是手机耽误了我们。

可是大人有没有想过,小的时候,是谁把手机塞到了我们手里?又是谁放弃了对我的关爱和陪伴。”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不吵不闹,把手机丢给孩子,有些陪孩子时只顾着自己玩手机、看电视、处理工作,和孩子不在一个时空。

这些陪伴都是无效的,对孩子的成长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父母真正用心陪伴孩子,会更了解孩子的特点,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从而帮助孩子不断完善自我,孩子会建立起许多良好的习惯。

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生活规律、爱卫生、勤打扫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坐姿端正、作业干净整洁、先写作业再玩…

有一个孩子今年被北大录取的妈妈,曾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

“刚上小学的时候,孩子有点坐不住,作业也比较潦草。

为了帮他养成良好习惯,我每晚都要陪伴孩子完成作业,细心指出问题与不足,订正完错题才允许玩耍。

每日陪伴孩子做功课一直坚持到小学三年级结束,孩子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作业都在学校完成,回家就是课外阅读、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

而我基本也不再过问作业,晚上则陪着孩子散步、跳绳、聊天,周末也经常打几局游戏、去郊外放松,放假则是全国乃至世界游览,以增加阅历,开阔视野。

可以说,我几乎参与见证了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并始终用心陪伴孩子成长,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是的,如果孩子是一颗幼苗,那么父母用心的陪伴就是成长的养料、阳光和雨露,滋养着孩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0-12岁,是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父母教育的有效期。趁孩子还需要你的时候,多用心陪伴孩子,就是给孩子成长最好的投资!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 安排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带孩子过有规律的生活,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2. 多带孩子去大自然、博物馆、户外运动,让孩子充分感受世界的美好,激发孩子对生活、生命的热情.

3. 陪孩子一起度过开心、快乐、难过、挫败的时刻,开心时和他一起开心;难过、挫败时给他暖心的安慰和鼓励,注重孩子的情绪、心理抚养.

4. 多和孩子沟通,“今天过得怎么样?”、“最近有什么烦恼吗?”、“有什么我可以帮到你的?”良好的亲子沟通,会促进亲子之间的互相了解、尊重和信任。

5. 从小时候开始,多给孩子读书、讲故事、亲子阅读,逐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注 MamaClub
PageGroupTelegramGoody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