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孩子一生必经的两个叛逆期,你一定要这样管 -MamaClub

很多孩子在经历叛逆期时,父母会觉得他们无论思想言论还是行为举止都有些奇怪,甚至有点不可理喻,不知该如何应对。

如果各位家长有类似的经历,不妨认真看看今天这篇文章,虽然有些长,但相信一定会给各位带来不少启发。

 

当矛遇上了盾,第一“反抗”期

对于矛和盾来说,两者属于进攻和防御工具。此时如果把家长比喻成“矛”的话也未尝不可。家长之“矛”一般都会体现在试图改变,甚至打破孩子的很多毛病或者坏习惯方面。

比如有一些孩子对学习逐渐不感兴趣时,家长便想着办法想解决这种现象,先是说教,当说教不起作用时便批评,当批评也不起作用时,便会动用武力,企图用强力来改变孩子。

再看看孩子们心理防御之“盾”吧。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思想在逐步走向独立,特别是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们,此时已经有强烈的独立的思想意识,当思想有独立意识时,行动的独立便会逐渐表现出来。

比如,孩子们经常会放学在路上和同伴玩儿,回到家写完作业后,也会急不可待地去楼下找小伙伴去玩儿,周末更是如此。

当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如此疯狂地玩儿后,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气在肺腑之上。

于是家长们便会阻止孩子去玩儿,或者把孩子关在家里写作业,不允许随便出去玩儿,不允许看电视,不允许用电脑。

结果呢,当孩子感觉到自己没有自由时,在父母的严格的督促之下,也只好不情愿地呆在家里。

没有自由和活泼做为吸引和动力的学习,也只是流于形式,于是便可以看到很多孩子边写作业边玩儿。

这还不算,作业中经常会发现有错误,字也会写的很潦草,橡皮擦留下的痕迹让作业总显得邋里邋遢。

孩子们为什么会在心里逐渐构起了防御之“盾”呢?最关键有以下几点,被很多家长忽略掉了,甚至根本不知道这是孩子所需要的。

1. 孩子是在玩耍中让自发性得到成长的

小学二、三年级,这一阶段还被称为“小团伙时代”。相互投机的孩子们组成“党徒”在一起疯来吵去,或跑到老远的地方去玩耍。

这是孩子确立自我的关键时期。如果缺乏对孩子心理了解的话,就很容易去片面地限制孩子的自由。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自由时,第一反应就是反抗,表现出来的行为,诸如:

顶嘴,父母让这样,孩子偏不,并且会说出一大堆理由。或者有的孩子在反抗无果的情况下,干脆就沉默下来,用不说话来反抗。

这样一来,亲子沟通关系就急转直下,让家长有些束手无策了。

如果家里有这样的孩子,请家长首先要思考一下了,你是否过度地限制孩子玩耍这一天性和自由,如果有,就需要我们的家长赶快解除紧紧束缚孩子自由心灵的绳索。

2. 培养孩子的学习意愿

孩子缺乏自己思考的能力,家长应该反省一下,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是在于前期的发展受阻,而不能简单归于孩子自身。

更不要用打击性、诱导性的言语来说教孩子,比如“不好好学习,大了只能捡破烂了”,“不学习就没有好出路”,“孩子,父母都是为了你好呀”等等。

这种说教反而更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甚至反抗心理,或者出现对于目的的错误判断。

“无言之行”比空洞的说教更具说服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孩子学习的意愿就逐渐形成了。

如果想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家长必须要明确告诉孩子:你自己的时间由你来支配,爸爸和妈妈不会每天限制你,督促你,因为学习是你自己的事,玩也是你自己的事,一样重要!

对于学习和写作业,是你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事,因为明天老师要检查你的课外作业。

但是如果你每天及时、认真完成作业,你就会获得更多玩儿的时间,否则你的拖拉和磨蹭只会让你学也学不好,玩儿也玩不尽兴。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做时间成本计算,让孩子明白他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有多少,花在玩儿上的时间有多少。

让孩子在对比中通过效率提高来减少学习时间,增加用在娱乐和玩耍上的时间,这样就会增加孩子对待学习的积极性。

3. 父母要勇于认错,认真对待孩子的建议

孩子的眼睛是透明的,看待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往往与成人有很大不同。

很多家长看孩子戴着强烈的世俗色彩,比如会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去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和不足,结果会发现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结果让孩子非常受伤害。甚至让孩子越来越不信任父母。

当家长失去孩子的信任时,试想,家长的话还有权威性吗?孩子还能认真听家长的安排和布署吗?

特别是很多家长带着强烈的自我情绪批评、指责、打骂孩子后,更会回避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所以,有时我们家长应该适当倾听一下孩子的批评与建议,必须要态度坦诚,勇于认错和反省,平等地和孩子交流。

这种态度的重要性在于“以身作则”的教导孩子,让家长身上的“自我反省”成为最好的诚实示范。

4. 给孩子充分的思维与娱乐空间

现在的家长往往过多的限制了孩子的思维自我发展,并把自己的观点不加节制的转达给孩子,以学习为理由剥夺了孩子过多的娱乐空间,让孩子在“无理由、无快乐”中成长,个性受到了限制,一旦忍耐到一定限度,孩子也会爆发。

比如有一个家长最近在倾诉:

“老师,我最近特别感觉到焦虑,我家儿子动不动就和我说,唉,活着真没劲,还不如死了算了。你说孩子才8岁,为什么就死啊活啊的?”

老师告诉这位家长,你们的强迫式教育,已经让孩子感受到了无比的压抑,有时甚至是愤怒了。所以家长要放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加以节制。

5. 要给孩子正面树立“好孩子”的评价标准

经常会听一些家长唠叨,嫌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其实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完全是走入了一个误区。

有些乖顺而不让大人操心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自发性发育缓慢的结果,过于听话的孩子往往隐藏着更严重的成长危机。

成人如果不能改变评价标准,“好孩子”往往会成为“问题孩子”。“捣蛋”,“嬉戏”,“胡闹”,“吵架”往往是孩子的自我自发性的体现,不能一味地进行打击,要在有所限制中进行保护。

在面对孩子出现的上述现象时,家长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孩子在道德品质方面并不一定出现什么问题,而是由于教育和引导不力,或者运用错误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走向错误的成长方向。

比如有些孩子虽然有些小问题,小毛病,家长如果总是指责和埋怨,时间久了,孩子便会认为自己在父母眼中一无是处,反正我没有什么好的,随便你们说什么好了,于是便真的破罐子破摔了。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理性地告诉孩子,好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至少应该是乐于帮助人,善于团结友爱人,诚实热情地去积极做事等等。

 

火星撞地球,第二“反抗”期

青春期,是一个让无数家长头痛且无奈的人生成长阶段。

之所以把“青春期”这个独特的人生成长阶段定义为“第二反抗期”,是想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把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区别开来。

 

小雪,女14岁,初中二年级,在爸爸和妈妈眼中,属于小公主型的宝贝,成长的过程中享受着全家人无微不至的呵护。

而当女儿进入青春期后,那个曾经很温顺乖巧的小公主形像,一天天变了,变得让妈妈非常担心,又非常焦虑。

女儿对学习索然无趣,也极少花心思去用在学习上,相反却在吃穿打扮上花尽心思。

一谈到学习,小雪便会和妈妈大发脾气。一谈到做家务,小雪也会把责任完全抛给妈妈,只认可自己是孩子,做家务这些事,是全职在家妈妈应该干的事。

最让妈妈无法接受的是,女儿小雪开始早恋了,这还怎么了得啊,真是看在眼中,急在心中,寝食难安。

 

小兵,男13岁,学习成绩一般,脾气暴躁,喜欢网络游戏,爸爸和妈妈把家中电脑上了密码,加了锁后,小兵开始在家庭以外寻找一切可以玩网络游戏的机会,去同学家,去网吧等。

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劝也劝了,求也求了,一切皆无济于事。看着学业一天天荒废的小兵,爸爸和妈妈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哪些特立独行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呢?

特点一:自我意识更强烈

这一反抗期的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的能力,此时的孩子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形成,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和家长有着很大的区别。

这时如果家长们去人为干涉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往往会发生亲子矛盾和冲突。

比如案例一中的小雪,当妈妈看到孩子在穿衣打扮方面有些消费过度时,便劝女儿,可是换来的却是一顿白眼和斥责:“同学都有名牌,为什么我不可以有?你就这么小气?”

几句话让妈妈感觉气愤又无奈。

特点二:经常与家长“南辕北辙”

你说东来我偏要向西,这样的行为特点,往往让很多家长非常恼火,本来家长认为孩子不能这样做的事,现在想好心劝孩子不要这样做,可是孩子呢?偏就不听,偏就我行我素。

比如还是案例中的小雪,平时妈妈想让女儿打扫一下自己的房间,女儿则一扬眉:“你做为全职太太,这点活还用得着我吗?再说我也不会用拖把啊。”

再瞧小雪妈妈,几乎是欲哭无泪,事后一想,自己还真没有教育和引导过孩子做过家务。

特点三:行为标新立异

第二反抗期的孩子们,常常是喜欢追求潮流的一代,这点往往让家长非常难于接受。

比如在电脑和网络应用上,家长越是担心孩子们迷恋网络,耽误学习,越是想制止孩子们,可是到头才发现根本阻不住这个口子,就像对待洪水猛兽一样。

尽管有的家长去追查孩子的网名,到头来却发现原来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反侦察,发明了“火星文”,那种奇怪的符号简直让家长束手无策。

比如有一个16岁的女孩儿,让妈妈感觉很不理解,女儿每天晚上睡前把白运动鞋子擦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可是第二天早晨却胡乱用清水抹一把脸就跑了,家长甚至并不明白女儿头上乱糟糟和脚下白白的鞋子,是到底为什么。

特点四:请不要窥探我的隐私

很多家长常常不理解孩子的心理在琢磨什么,因为大多数家长与孩子沟通产生了问题,甚至是障碍,孩子有什么话也不给你说,也是很急人的事?于是很多家长便想着办法窥探孩子的隐私。

比如有一位妈妈担心女儿有早恋的现象,便经常关注女儿的QQ空间,经常关注女儿的日记和抽屉。

可是有一天,女儿突然怒气冲冲地告诉妈妈:“请你以后不要再私自翻我的抽屉了,好吗?拜托了,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我有自己的隐私空间了。”女儿的话让妈妈傻了眼。

事后,妈妈终于弄明白,原来女儿设了机关,做了记号,只要自己动女儿的抽屉,就会被女儿察觉。

特点五:我在做我喜欢的事,别管我

经常看到一些孩子迷恋于网络游戏,或者热衷于读网络小说,没事折腾QQ空间。

再去看孩子们的家长,不是赌气,就是指责,甚至还有干脆断网的现象发生,这样做,几乎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

对于孩子们的个性化喜好,很多家长缺乏支持和理解的态度,仍然把全部目光都放在学习和成绩之上。

如果看到孩子心思不在学习上,没有按自己要求去做,便会很不高兴,可是家长们没有想到的是,越反对,孩子越去做。

特点六:坏习惯已经让某些行为产生了惯性

在家庭教育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一类问题,就是孩子学习兴趣不浓,成绩不理想。

很多家长非常苦恼,道理说了千百遍,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孩子该稀里糊涂地玩还是玩,根本没有危机感。

比如有一位家长,看到即将中考的儿子仍然在我行我素,看在眼中,急在心上,没有什么办法,有时一提醒孩子,儿子便会说:

“你考试?还是我考试?我都不急,你急什么?要不你考算了。”

一句话,差点没把家长给晕倒。

事实上,家长完全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从小没有给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反,懒散的坏习惯倒是越大越显现出来。

面对“第二反抗期”的孩子心理和行为特点,想给家长们一些建议:

1. 放弃系在孩子身上的束缚,还其自由

在孩子成长的几个阶段中,特别是到了“第二反抗期”——12—16岁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基本上已经到了独立放飞的阶段,如果这时家长们仍然紧紧束缚着孩子,必然要招致孩子的强烈抗争。

所以,对待“第二反抗期”的孩子们,与其如堵洪水一样,莫如用疏导的方式,给孩子们以自由,还他们飞翔的天空。

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们体验到翱翔的快乐后,认真对待爸爸和妈妈的意见和建议了。

2. 家长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尊重孩子

在现代育人观念中,尊重孩子的家庭平等地位,在很多家庭中严重缺乏。这源于很多家长总把已经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仍当几岁的小孩子来看待。

如果家长能够让孩子们多参与一些家庭事务的商量和决策,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见,会让孩子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的。

同时让孩子多了解父母工作、生活和教育的艰辛,也会唤醒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和同情之心。

当感恩之情被激活后,孩子自然会多体谅父母,认真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比如做一些家务,比如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比如合理安排用电脑学习,或者安排游戏时间等。

3. 面对亲子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要冷处理

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与孩子在沟通中火冒三丈,而孩子呢,也往往是针锋相对,毫不示弱。面对亲子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想告诫家长们:你一定要冷静下来!

当“火星”光顾“地球”时,眼前要做的事,必须要调整星球的姿态和轨道,完全没有必要正面相撞,对于两者俱伤的后果,为何不选择避让来解决呢。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在亲子关系中仍是非常适用的,特别是针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讲,家长的情绪会主导着孩子的情绪,家长退让了,孩子也就成了一只巴掌,拍不响了。

4. 了解青春期孩子特点,理性应对

很多家长缺乏对青春期孩子身心特点的了解,平时也缺乏学习和积累相关的资料,这就导致家长们对孩子读不懂,看不透,更不知道如何针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去沟通和交流了。

事实上,“第二反抗期”的孩子们正值生理发育的高峰期,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分泌,让男孩儿和女孩儿们身体内充满着躁动和不安。

特别是感情的变化,注意力的转移,往往让孩子们更容易出现看待问题的偏激。

而这时,家长必须要在了解孩子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去理性做好亲子沟通,从说话的语气、尊重的方式、事情的选择等方面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

5. 家长要多了解时代接受新生事物

很多家长总爱陷入一种经验式的思考问题方式。动不动就拿自己当年的经历或者观点来管教孩子。

这样做的家长恰是忽略了时代在进步,时代不同了,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如果家长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接受新生事物,不更新观念,在亲子沟通中必须要出现“代沟”。

当孩子感觉家长不理解自己时,慢慢也就不愿意和父母去废话了。

比如网络之于很多家长,由于家长不学习、不了解、不实践,对网络就有一种戒备之心,这恰会造成与孩子之间无法沟通,甚至无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合理应用网络这种先进的工具。

6. 树立良好的形象,少去唠叨和指责

明智的家长,一般不会随便开口去指责孩子的,总会先冷静观察孩子的言行,弄明白孩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后果都有哪些等等,然后再运用技巧去和孩子做沟通。

同时家长还要充分重视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做好自身的榜样示范。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眼睛是雪亮的,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父母如何做事,如何说话。

如果家长们在自己的形像上多下点功夫,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修养,通过勤奋培养自身好习惯,面对孩子时,正应了:桃李无言,下自成溪。

孩子对父母自是多了几分敬重,自然也就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而做事了。

7. 家长要对孩子的个性化,正确引导

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处处体现着个性化行为,而我们很多家长总是看不惯孩子的个性化行为特点,动不动就指责和批评孩子,甚至强迫孩子去改正。

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招致孩子的反抗。

比如孩子想弄一个很奇怪的发型,穿一件很另类的衣服,面对孩子的个性化特点,家长首先就要从校规校纪来引导孩子,让孩子正确认识,不是爸爸和妈妈不允许你这样做,而是学校有规定,我们必须要遵守学校的规定,只有这样,你才是一个合格的好学生。

比如孩子在家里想打破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时家长就必须要考虑到运用家庭规则来约束孩子了,通过家长的引导让孩子明白,家庭规则不是针对他个人而定的,是全家人都必须要遵守的。

方向不偏,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对于枝枝杈杈,通过家长这个园艺师的修剪,相信会培育出一棵健康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的。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