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我要把你们都砍死!”三岁孩子为什么突然学坏了? -MamaClub

有个家长曾经提到,她的孩子在幼儿园对老师和小朋友们说:“我要把你们都砍死!”

当时老师马上教育他说:“这样对小朋友说话是不对的。”

孩子使劲拍掉老师的手:“臭老师,你去死。”

这把其他小朋友家长都吓坏了,都不敢让自己的孩子跟他玩。

这位妈妈也觉得很委屈,跟老师说:“我们平时从来不这样在孩子面前说话的,也不知道孩子跟谁学的。老师,我的孩子是怎么了?是不是我没教育好呢?”

相信很多大人都会有同样的困惑:我那一向聪明乖巧的“小天使” 为什么会突然变成一个没有礼貌、没大没小、甚至是满口恶言的“小恶魔”?

其实妈妈们大可不必担心,事情没你想象的那么严重。这个时候的儿童根本就搞不清楚“打,杀,恨,死”是什么意思。

孩子处在语言敏感早期,当发现一个词语和一个外物能配上对时,他会重复进行配对。而我们家长要做的,是透过“狠话”的表象,去搞明白背后的含义。

 

一、感受语言的力量

我们家长会发现,孩子在某一个阶段会特别喜欢用“屎尿屁,死,滚,杀,打”之类的语言。家长越是制止,孩子就说得越来劲。比如:

“爸爸我要把你打成肉酱!”

“妈妈我要杀了你!”

“我恨死你了!”

当孩子这样说的时候,家长会特别惊讶、生气、甚至不知所措。孩子发现大人们对这些字眼的反应很强烈,就会反复使用,不断来试探、发展自己的力量。

比如有段时间,幼儿园老师跟妈妈说,女儿很喜欢说“屁嘞”。

妈妈一开始有些意外,等女儿放学后问她,她天真地回答说:“因为这样很有意思呀,我一说小朋友就会笑,我想逗大家笑!”

正如耶鲁大学的保罗·布卢姆博士所说:

“这是孩子的语言学习。一句脏话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他们以后才会逐渐了解到这些话犯了禁忌。”

二、渴望得到家长的关注

有一位妈妈带着两个儿子坐在地铁,其中那个弟弟很想跟哥哥玩,但是哥哥忙着玩手里的小汽车,没空理他,弟弟眼巴巴地在一旁看着,很沮丧的样子。

那位妈妈连忙掏出一本书来,笑着对弟弟说:“我们不打扰哥哥,妈妈给你讲故事好不好?”

旁边的哥哥马上就不高兴了,撅着小嘴说:“妈妈你不管我……只管弟弟,我要用刀割你……”

周围的人听了都吓一跳,用异样的眼光去看那个孩子。那个妈妈却没有大惊小怪,而是很耐心地抱起哥哥说:

“因为妈妈给弟弟讲故事,所以你生气了对吗?你不是真的要拿刀割妈妈,你只是想妈妈陪你玩,对吗?”

孩子小嘴一瘪,委屈地点点头。其实这些喊打喊杀的“狠话”,只是孩子获得家长注意力的一种方式,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三、表达自己的情绪

邻居的女儿小时候经常跟她妈妈说:“等妈妈老了就把妈妈扔了。”

当时邻居很伤心,跟别人抱怨说:“我没日没夜地照顾她,结果养了一个白眼狼!才这么小就想着以后要甩开我了……”

后来她女儿长大一点、表达能力更强了,才跟妈妈解释说,她是怕妈妈老了、长得不像妈妈了,她喜欢妈妈现在的样子。

所以女儿根本不是想着以后要抛弃妈妈,她是希望妈妈永远像现在这样年轻漂亮,没有白发和皱纹。这其实是孩子表达爱和依恋的一种方式。

这想起有一个故事:

女儿突然对妈妈说:“我要把奶奶扔进垃圾桶里。”

妈妈问她:“没有奶奶了怎么办?”

女儿满不在乎地说:“再去超市买一个!”

妈妈问她,“奶奶是不是惹你生气啦?”女儿点头如捣蒜。

原来是奶奶打扫卫生的时候把女儿心爱的玩具弄坏了,她只是想表达自己很不开心,并不是真的不要奶奶了。

 

一、保持冷静,不要掉进“语言陷阱”

当孩子说“打妈妈”“妈妈去死”的时候,你是不是心里一声哀嚎,各种伤心念头涌上心头:

“完了,我怎么养了这么一个孩子?这么多年的辛苦都白费了!”

别急,孩子其实并不太明白自己一句话能有那么大的杀伤力,他们可能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所以我们家长如果揪住孩子说的话不放、跟孩子较真,就是掉进了“语言陷阱”里,甚至还有可能制造更大的矛盾。

孙燕姿就曾经分享过一个跟儿子说狠话互怼的故事。

有一次,她6岁的大儿子卧病在床,因为各种情绪问题跟妈妈较劲,儿子在纸上写“我恨妈妈”。

孙燕姿也被惹毛了,不仅没哄儿子,还生气地回应说:“是嘛?如果你死掉我也不会在意的!”

孩子本来是因为有坏情绪,才用“恨”这样的字眼表达自己的不满,而妈妈不仅没有发现他情绪背后的需求,还第一时间狠狠反击回去。

儿子听了难过得躲在被子里抹眼泪,不断地说:“妈妈不要我了,妈妈不爱我了”。

可能有的妈妈会觉得:“才这么小就说些大逆不道的话?如果现在不好好治一治他,以后那还得了?”

于是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跟孩子较劲,想让让孩子长记性,却不知道这种粗暴的方式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对妈妈产生抗拒心理。

二、正视孩子“狠话”背后的需求

《妈妈是超人3》中,咘咘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突然对妈妈各种抗拒。

嘴里说着“不要妈妈,妈妈走开”,开始各种嫌弃妈妈,说妈妈扎的头发像草,妈妈写的字不好,还偷偷擦掉妈妈写的歌词,突然把妹妹波妞推倒在地。

贾静雯在咘咘推倒波妞后,她第一时间抱住咘咘说:“你累了对不对?”

听到这句话,咘咘抱住妈妈,大声哭了起来,整个人柔软了下来,那个一直与妈妈对抗的孩子不见了。

当孩子因为情绪而用语言攻击妈妈、甚至出现各种不配合的时候,可能并不是他们叛逆了、学坏了,他们的潜台词可能是:

妈妈我累了,我不高兴了,抱抱我吧…

三、避免用威胁法制止孩子

有的家长为了制止孩子说狠话,会采用威胁的方式来吓唬孩子。比如孩子跟外婆闹别扭,说“外婆我讨厌你!我恨死你了!”

外婆一生气,说“你再骂人我就打电话给你妈妈,看她回来怎么收拾你!”或者孩子在家发脾气,说“爸爸走开,我要打死爸爸。”

然后爸爸吓唬他说,“再乱说话,爸爸叫警察把你带走!”在威胁之下,哪怕孩子最后服软了、道歉了,其实他什么也没学会。

孩子停止说狠话并不是因为觉得自己说出这样刻薄的话伤害了别人,而是因为害怕妈妈、害怕被警察抓走。

看到这里,各位妈妈知道了吧?

你的孩子说的那些看似可怕的话,其实并不能代表他的本意。他背后的小心思,也许只是希望我们大人亲亲他、抱抱他、回应一下他。所以妈妈们大可不必慌张啦!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