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毁掉一个孩子有多简单,对他说这句话就够了 -MamaClub

有一天,有一家人在逛商场,刚好碰上邓超主演的《银河补习班》上映,就带着两个孩子一起进了电影院。

这个家庭的妈妈在之前已经看过了预告片,也了解过这部教育题材的电影,看完电影以后,尤其是两个孩子都在身边一起看,让她觉得特别有意义。

电影前面的部分有一个情节,让这位妈妈感触很深,甚至当天晚上一直在反思平常对待孩子的方式:

电影里,邓超饰演的爸爸因为某些原因错过了儿子的童年。当他再次回到孩子身边,发现正在读中学的儿子已经变成全年级倒数的学生。

面对这个学渣儿子,任素汐饰演的妈妈,不止一次地当着孩子的面说:

“我是他妈,我是为他好,这孩子本来就笨,你知道我这几年为了这孩子,干活挣钱遭了多少罪吗?”

当妈妈这样定性自己,儿子反应是懊恼、厌倦,甚至已经有些无所谓、放弃人生的苗头了。相比之下,离开孩子很多年的邓超却坚信自己的儿子很聪明,他对孩子和妈妈的回应是:

“我儿子一点也不笨,我希望他学的不只是知识。家长怎么说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家长怎么做。”

当然,这位爸爸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儿子不是废物。一位爸爸对孩子的用心良苦,看得很多父母默默流泪。

 

这部电影里的爸爸和妈妈和这两种截然不同教育方式,就是现实当中两种家长的典型代表。

一种是打击式的教育,一种是谆谆善诱。

而在现实当中,没有哪个父母愿意成为前者,却在不知不觉当中,扮演起了语言暴力的角色。纵观那些出色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一定是懂得如何跟孩子好好说话。

像电影里的邓超一样,用正确的沟通方式去鼓励孩子,让他自己去发掘对学习的兴趣。

 

这里有一项关于未成年人的调查:孩子最讨厌家长说的5句话

  1. 快去学习,快写作业;
  2.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3. 不许看手机,看电视,玩游戏;
  4. 真没用,真笨;
  5.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

我们有意无意说出的一些话,其实正在深深地伤害着他们。很多父母会说:

难道催促孩子写作业,不让他贪玩也有错吗?

当然没有错。错的应该是父母和孩子沟通的说话方式、说话语气,错的是我们对孩子自身的否定、不信任。

就像我们同样也不喜欢上司说,“你看看别人的业绩”,而忽视了我们的努力一样。

事实上,在这项投票中,有接近13万人选择了这句“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还有8.7万人选择了“真没用”。占据了这份调查报告的绝大多数,接近80%。

这个数字真的值得我们去反思。

 

相信很多父母,上学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听过“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话。

我们比谁都清楚,每天被父母拿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成为家长口中的笨小孩,有多么打击自信心。现在轮到我们做父母了,难道我们还要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吗?

在《少年说》这个电视节目里,有一个把打击自己的孩子当成“习惯”的妈妈。这个女孩对自己的妈妈说:

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孩子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

而妈妈的回应让人觉得很惊诧:

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断地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头,不打击你,你可能就有点飘。

关于这样的结论,这位妈妈是怎么得出来的?

哪有天生就需要打击的孩子?但至少这个女孩说出自己不是这样的:

我说了我不适合激将法,你们一直在这里打击我,我就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差。你们从来都没有改过,每次成绩一出来,都是先说我差的。

这样打击孩子可能会有一时的效果,但是长期的语言暴力则会毁掉一个孩子。

 

有一个妈妈,女儿今年参加考试,之前成绩非常优秀。她对女儿倾注了很多心血,女儿可以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妈妈在朋友面前也是以自己的女儿为豪,每次提起女儿都是一脸的骄傲。在考试前的一次模拟考试,女儿的成绩不太理想,这位妈妈却当着朋友的面对女儿一顿臭骂。

最后考试成绩出来,妈妈有点失望,因为女儿没有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实际上,这位妈妈对自己的女儿是非常满意的,但是她从来不会当面称赞孩子。

这又是什么道理呢?现在只是中学升学考试,如果是高中考试呢?如果是以后她在事业、情感中遭遇了挫折呢?

是否能想象到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打击教育的本质,是打击,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父母的一句话会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其实质是披着爱孩子的外衣毁孩子。

 

教育孩子不是一蹴而就,孩子一天天成长,就像一张白纸被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满。我们的一句话,可能影响的不只是学业这么简单,也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 尝试着多用语言去肯定孩子,而不是否定他们;
  • 尝试着去发现他们的天赋、优点,而不是一味贬低他们的缺点;
  • 尝试着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也有自尊心。

教育孩子要严厉,但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孩子开口之前一定要想好了这句话该不该说。

时代在变,教育已经不是赶鸭子上架,逼迫孩子去追求分数这么简单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越来越注重孩子的综合素养。

《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在告诉我们如何让孩子变优秀,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家长去改变看待孩子的方式。

孩子不是我们大人的附属品。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帮助每一个孩子认识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