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科普】杀菌不代表消毒,这些对付不了新型冠状病毒 -MamaClub

MamaClub先把话说在前头,此文章不涉及商品介绍,MamaClub在参考中国文献时,发现到不错的专业人士分享资讯,决定编辑分享给MamaClub的粉丝:

目前为止,在中国每天新型肺炎确诊病例还在增加,而马来西亚也开始有了病例,可想而知新型冠状病毒的战争还没有结束。

除了“宅在家、少出门、云聚会、勤洗手、外出戴口罩”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消毒产品给自己、给生活环境消消毒来阻挡病毒的侵害。

特别是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事件后,消毒灭菌产品受到了大家的青睐。

但现在市面上消毒杀菌类产品种类繁多,一不小心你就买错了,不是所有杀菌消毒产品都能对付得了新型冠状病毒的!

 

在搞懂哪类产品能够杀灭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之前,我们得先知道,病毒和细菌不是同一件事。

细菌有细胞结构,可以自行繁殖;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无法独立生长,必须借助宿主细胞(人或动物)才能复制。病毒可以感染几乎所有细胞结构的生命体,包括细菌,但细菌却无法“感染”病毒。

所以,通常杀灭细菌可以用抗生素,但抗生素对病毒却是完全无效的。

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药物,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就是疫苗。

既然病毒和细菌不是一回事,那么对付细菌和对付病毒的办法也是有所区别的。

有些杀菌产品(比如洗手液、衣物除菌产品等)使用的杀菌成分只对某些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作用,而对于这次冠状病毒作用可能有限。

在权威数据库 UPTODATE(哈佛医学院)里也有指出,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苯扎氯铵(BZK,BKC,BAC)、西曲溴铵(TTAB)、氯己定(Chlorhexidine)已被证明对冠状病毒是无效的。

有些衣物除菌产品、洗手液里有使用杀菌成分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有的免洗洗手液使用的是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大家购买时需要注意,可能并不能杀死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 RNA 病毒,当外部的包膜被破坏后,里面的 RNA 也就非常容易被降解,病毒也就失活了。

它外面的包膜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比较敏感,所以像 75% 酒精、乙醚、氯仿、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均可灭活病毒。

 

75% 的酒精是最佳消毒比例。浓度过高会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反而不利于渗透杀死病毒,浓度过低则效果不好。

75% 医用酒精可以直接接触人的皮肤,成人、儿童皆可使用,但对酒精过敏者则要慎用。

长期 75% 医用酒精消毒会使手部皮肤变干燥、粗糙,使用后要注意手部保养。另外,在使用时一定要远离明火或者高温,不建议在空气中大面积喷洒。(相信大家也看过一些网络视频了)

除了 75% 医用酒精外,还有一些醇类消毒剂虽然酒精含量没那么高,但成分里还有异丙醇等醇类物质,也是有消毒能力的,大家购买时可以留意。

 

含氯消毒剂有不少,常见的有 84 消毒液、漂白粉、三氯异氰脲酸钠等。

大家最常见的 84 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依靠它的强氧化性,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消毒。

它的消毒能力很强,但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要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定要按照使用说明配制)。

适用于地面、墙面、便器等的消毒,不能接触人的皮肤,避免接触有色衣物(易漂白)、避免与食物接触。

另外,在使用含氯消毒剂的时候,千万千万要避免与洁厕液一起使用,否则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对人体产生危害!

 

常见的有过氧乙酸、双氧水(H₂O₂)、二氧化氯泡腾片、过碳酸钠(又叫氧泡泡)等,因有强氧化作用,可以破坏蛋白质分子结构,达到消毒的作用。

过氧化物产品可以用于物体表面擦拭消毒、浅色衣物消毒等。但要避免过高浓度的双氧水、过氧乙酸接触皮肤,也不要频繁用在金属表面以免生锈。

另外,这类物质不稳定,容易分解,建议低温、避光保存。

上述几种消毒产品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也是有效的。但大多杀菌消毒产品对人都是有刺激的,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而且,消毒产品不能滥用,过度使用对人对环境都有不好的影响。

 

由于特殊时期,消毒产品比较紧缺,很多人可能没有购买到,但也请大家不要慌张。

在没有消毒产品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加热和紫外杀菌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怕热,在 56 ℃ 条件下,30 分钟就能杀灭,对于耐热物品可采用煮沸 15 分钟的方法进行消毒。

另外,紫外也可以杀菌消毒,但需要一定的功率和时间,那种手持的紫外灯就算了,功率太小。使用紫外灯时,建议人要离开。

除了看到的地方消毒外,还要关注下生活环境中的清洁盲点,比如手机、电话、鼠标、键盘、电灯开关等等。可以用酒精消毒片或其它消毒产品擦拭,以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感染。

当然了,勤开窗,多通风,也是一直建议的好办法。

 

最近看到大家为了口罩短缺的问题,导致有恐慌的现象,其实就如上面所说,口罩只是预防的方法之一,并不是全能的预防产品,而且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渠道不仅仅只有口鼻,所以还是尽量做到“宅在家、少出门、云聚会、勤洗手、外出戴口罩”。

文内有提到一些专业的成分名称,能了解的尽量去了解,避免自己购买错误;不能了解的,在购买时就要问清楚该产品到底时杀菌还是消毒作用。

资料来源:微信公众号老爸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