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孩子害羞、打人、抢东西,是毛病吗? -MamaClub

最近很多家长在问孩子情绪方面的问题。

  • 妈咪1:一岁半的男宝爱打人,出去打小朋友,在家打家人。
  • 妈咪2:20个月的孩子总是喜欢抢东西,去朋友家做客真的非常尴尬。
  • 妈咪3:我家孩子在客厅看电视,我喊他三遍都不搭理我,这是怎么回事?
  • 妈咪4:小朋友最近特别喜欢黏着我,出门让叫人也不说话,怎么越长大越认生了?

很多妈妈的宝宝已经长大了,逐渐从吃奶、拉臭臭的问题,转移到打人、抢东西等精神层面上来。为了解答大家的疑问,今天就聊一聊孩子“打人、不爱打招呼、抢东西和不理人”问题吧~

 

(1)婴儿期

婴儿时期的打人、咬人行为,真的不是成人理解的发脾气攻击性、无理的行为。

婴儿可能会咬大人喂食的手,妈妈的乳房或者用手抓、拍打等自己能够到的东西,这只是他们在练习自己的工具(嘴、手),体验不同的感受。

尽管有时会令人不悦,但理解是孩子的嬉戏交流,或心理挫败的表达方式后,家长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如何使用“工具”。

如孩子用手拍脸的时候,家长引导其做其他手部动作或游戏;当被抓咬时,要及时制止其行为,并做出不愉快的表情诉说自己的不高兴。

(2)18个月~2岁

攻击性的抓咬和拍打行为,在18个月~2岁的孩子间最常见。这一时机孩子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各种需求,只能通过动作进行交流。

当口头表达能力形成后,抓咬行为通常会终止,但打人不会马上停下来。

这时发生孩子攻击自己的行为时,平静而坚定的告诉孩子“不可以打人”,坚决的制止孩子踢打、推搡的行为,不允许他伤害自己。

(3)学步期

前期如不加以阻止,婴儿期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会演变成童年时期的攻击性行为。学步期的孩子具有攻击性,主要分为几种情况:

释放压抑的愤怒,控制某个局面,展示力量,或为争夺玩具发生争吵时保护自己的领地。

这时,如果孩子是用玩具攻击的别人,家长应该拿走所有玩具,并告诉其不许打人。家长用温和的方式引导孩子和别人沟通,如小手轻轻拍一下肩膀,而不是打人。

通常情况,随着孩子长大,语言交流就会逐渐代替动作沟通,这种攻击行为也会逐渐消退。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见到外人能够甜甜的叫一声“叔叔阿姨”,但却发现孩子躲在大人身后就是不爱打招呼。其实,这并不是孩子没礼貌,而是“陌生人焦虑症”在作祟。

6~12月龄时可能表现出特别粘人,尤其是对自己亲近的人,但对外人就会表现出害羞和不喜欢。一般情况,6月龄开始出现对陌生环境、陌生人的警觉,然后是认生,1岁达到高峰。

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表现也有所差别。家长应帮其克服这种心理,以免以后生活中,孩子养成内向、胆小、无主见的性格特点。

首先要接受孩子的害羞表现,发现其表现背后的原因(环境、遇到哪些人等),不强迫孩子打招呼。

发现孩子情绪紧张时,给予孩子鼓励(抱紧、拍肩膀等),增加安全感,多一些介绍,增加亲切感。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增加与陌生人接触的机会,逐渐克服害羞心理。

 

1~3岁是孩子自我意识萌芽时期,这时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意识里没有“你”“他”的概念。只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与独立存在,意识里没有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无法从别人角度理解问题。

这一时期的孩子认为,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别人的东西也是自己的。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占为己有,他们的“抢”是没有任何恶意的正常行为。

当孩子开始说“我的”,就意味着自我意识开始建立。当孩子“抢”东西时,家长不要训斥,应给予正确引导。

当孩子不分享时,不要评价和指责,也不要强迫拿走孩子的东西,这样做对孩子性格养成很不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所有权观念,利用游戏或合作方式,学会和别人分享。

另外,阅读一些分享主题的绘本,也会帮助其养成分享的习惯。

 

有时孩子在卧室玩玩具,家长叫了几遍仍没反应,孩子是假装没听见还是真的不理人呢?

学龄前孩子,由于发育不健全,注意力发展受限,当被其他更感兴趣的事情吸引后,无法顺畅的分配和转移注意力,就会出现呼叫无回应的情况。

另一种情况可能是家长的问题,平时交流时家长不能及时回应孩子的信号时,孩子就会模仿家长对呼叫无回应。

日常养成孩子及时回应的习惯很重要,如果一直不能树立及时应答的习惯,可能养成心不在焉的坏习惯。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