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食篇】添加水果辅食的常见问题,这样吃对宝宝身体好 -MamaClub

宝宝在6个月之后就可以考虑添加辅食,这时候水果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多种口味和质地,很多妈妈也很喜欢给自己的宝宝吃水果。

可是水果应该怎样添加?

天气冷了水果要不要蒸热再吃?

哪些水果容易使宝宝过敏呢?

 

是不是要蒸要看情况。

很多妈妈觉得煮过或者蒸过的水果才能更好地消化,不担心宝宝被“凉”到。

确实,很多水果在被蒸煮过之后,水果当中的很多纤维素会变软或者完全断裂,从而更好捣碎成泥,也就达到了更好消化的说法。

因此除了香蕉和牛油果,“生的”水果的确没有煮过的那么好消化。

事实上,年龄段处于6个月的很多宝宝已经可以很好的吸收没有蒸煮过的,所谓“生的”的水果,所以就不需要一定要把水果蒸煮过才给宝宝吃。

总结一下就是说,6个月之后的宝宝大都可以很好的接受“生的”的水果,不必一定要追求煮过。

如果不放心一定要“煮熟”,蒸的比煮的更能保存水果的营养。

对于质地较硬的水果,妈妈可以适当蒸煮,因为5岁以前(很多机构的建议不一致,从3岁到5岁的都有)都应避免给他们吃过硬的水果,防治呛到气管造成危险。

但也要避免过度蒸煮,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所以,香蕉、牛油果、杏、芒果、木瓜、水蜜桃等成熟且质地较软的水果,可以削皮、去核、去籽后用餐匙刮下来或者捣成糊状给宝宝吃。

质地较硬的水果,例如苹果、梨、甜瓜,则通常需要切块后加少许水煮一下或者蒸一下。

 

对于1岁半以内消化系统的屏障作用尚不健全,或者易患胃肠感染的宝宝,建议最好还是去皮吃。

同时为了从根源上避免农药残留的问题,建议妈妈要去正规超市购买水果,买回家之后要多泡,多洗。

但是对于草莓、葡萄等水果在洗涤时不要去除根蒂,以防洗水果的水从它的“伤口”钻进去,危害宝宝的健康。

还有,水果刀也一定要保证清洗干净再使用。

 

和其他辅食一样,刚开始给宝宝喂水果时,也要遵照少量添加(逐渐加量),每次只引入一种新食物的原则。

最初添加辅食时,等一周左右再给宝宝添加新的种类,期间密切留意宝宝是否出现了不耐受或过敏反应,比如腹泻、起疹子、呕吐等。

随着宝宝咀嚼吞咽能力的进步,半岁到一岁之间,可以逐渐增加水果辅食的粗糙度和稠厚度。

从细腻的果泥(6个月)过渡到较粗的果泥(7~8个月),再到软、小的水果条/水果块(8~12个月)。 

刚开始给宝宝喂水果时,成熟的香蕉、苹果、梨、牛油果、木瓜、桃都是不错的选择。

宝宝八个月或更大以后,可以尝试其他水果。

 

饭后不建议立即添加水果,因为饭后立即吃水果,其中所含的糖分和有机酸会与食物成分产生反应,而果胶还会因吸收水分、增加了胃内食糜的含水度而加重胃的负担。

这样不仅会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还会发酵,造成腹胀、打嗝、反酸、口臭等现象。

而清晨空腹的时候不也建议给宝宝吃水果。

正确的吃水果时间应该是饭前1~1.5小时,或饭后2小时左右,这样可以在适当补充水分和热量消耗的同时,缩短它在胃中的停留时间,减少不利影响。

 

如果没有新鲜或冷冻水果,只能选用罐头水果,要选择不加糖的纯水果罐头。

宝宝需要而且也能吸收新鲜水果中的天然糖分,但应避免食用包括蔗糖在内的所有甜味剂,无论单独吃或者加在食物里都不推荐。

甜的食物往往能量很高,容易消除饥饿感,影响宝宝胃口。

糖本身不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营养价值低,不利于宝宝成长,也容易导致龋齿。

 

如果宝宝吃水果太多太频繁的话,是会影响正餐的。

同时,水果里面大量的糖分也可能导致宝宝龋齿,所以即使水果营养再好,也应该适可而止。

美国妇女、婴儿及儿童(WIC)补充营养项目建议:

6~8月大的宝宝每天最多可以吃55~110克水果;8~12月的宝宝每天最多吃110~170克水果。

宝宝一岁以后,根据澳洲新南威尔士州卫生部的建议,每日推荐摄取的水果量如下:

 

考虑到果汁可以“一口闷”,很多妈妈会觉得果汁比果泥更能容易宝宝接受和吸收,所以有些妈妈会选择想给宝宝喂果汁。

其实,宝宝一岁之前是不建议喝果汁的,因为榨果汁这种方式对水果本身的营养成分是有损害的。

水果榨汁实际包含两种办法:一种是不保存水果残渣的榨汁,另一种是保存水果残渣的打汁(或者叫打浆)。

榨汁会破坏水果里的营养成分,仅有一些易溶于水的维生素残留在果汁里,而不溶于水的膳食纤维,钙、铁矿物质,以及细胞壁上的多酚类物质,都随果渣被丢掉了。

而且,榨一杯果汁,一般需求用到2~3个的水果,孩子喝掉一杯果汁,他实际上摄取了2~3个水果中的果糖。

而体内果糖太多时,会导致宝宝身体缺乏铜元素,影响骨骼的发育造成身材矮小。

也就是,俗话说的“糖吃多了长不高”。

打浆同样也会破坏水果里的营养物质,当刀刃高速旋转,植物细胞被破坏的同时,与被涡流卷入的氧气快速高效地接触,会发生极为严重的“酶促氧化”。

简单地说,在这过程中,80%以上的维生素C会即时损失,多酚类物质也会迅速氧化变色(导致苹果果肉变色的主要原因)。

所以,让宝宝直接啃水果是最能保留全部营养物质的办法。

宝宝小的时候,推荐用勺子“刮”;宝宝大点可以切成合适的小块(一定要注意大小合适,防止发生水果噎食),或者让他直接啃,这样还能锻炼他的牙齿咀嚼能力和胃部消化能力,一举多得。

 

前面一开始就提到的“凉到胃”,其实是担心宝宝吃了冷的水果后拉肚子。

事实上,如果一定是水果引起了宝宝拉肚子,要么是宝宝对这种水果不耐受或过敏,要么是水果受到了病菌的污染。

为了避免水果受到病菌污染,家长应挑选新鲜、安全的原材料,制作过程要注意清洁卫生。

用于制作辅食的水果用流水洗净、削皮、去核。

像香蕉这种带皮的水果也要用流水清洗表面,以免处理过程中,果皮上的病菌污染果实。

和制作其他辅食一样,为宝宝准备水果前必须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宝宝吃东西前也要洗手。

使用干净的厨房餐具和料理台,制作过程必须和生肉等食材分开,避免污染。

保证食材新鲜、制作过程卫生、妥善保存,不必煮熟水果,也可以确保宝宝吃了以后不感染细菌而腹泻。

如果是对水果不耐受,除了过敏,可能是其中的果糖起到了“通便”的作用(这也是蜂蜜“通便”的真相)。

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果糖不耐受,即不能很好的消化果糖,于是肠道运动异常,有的人会腹痛、稀便,而有的人表现比较轻微,有的人完全不会。

如果宝宝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仅仅是因为吃水果后的一两次大便偏稀,而非持续性腹泻,不用做任何处理。

 

已经去皮、切开或蒸煮过的水果,和其他备好的辅食一样,如果在室温下放置,需要在两小时内吃完,否则要放入冰箱保存(如果室温超过32度,放置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

另外,宝宝盘子或碗里没吃完的食物要倒掉,因为宝宝口腔中的有害细菌可能会通过唾液污染吃剩的食物。

即使随后放入冰箱冷藏再加热也不能防止细菌不断繁殖,容易导致宝宝呕吐、拉肚子。

 

备好的辅食置于冷藏室(≤ 4°C)保存的时间不要超过48小时(注:畜禽肉、鱼肉、蛋类不能超过24小时),冷冻时间(≤ -18°C)不要超过1个月。

冷冻会影响水果的营养吗?

冷冻可以说是最好的保存水果的营养的方法,某些情况下,冷冻的水果甚至比新鲜水果更“新鲜”。

这是因为新鲜水果在吃到我们嘴里之前,要经过采摘,运输,售卖等环节。

很多时候果农不会等到完全成熟才采摘,而是提前采摘,让摘下来的水果在运输和储藏的过程中慢慢成熟,确保它们在吃到我们嘴里之前保持“新鲜”。

未完全成熟的水果常常是不如成熟水果有营养, 所以,如果不是市场上刚采摘不久的水果,它们的营养可能还不如那些成熟采摘立即冷冻的水果。

如果是买回家的水果,不能趁着成熟且还新鲜时吃完的话,冷冻是最好的保存其营养的方式。

 

如果直接冷冻一大袋,不仅解冻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宝宝很可能一次吃不完,所以最好分装后再冷冻。

方法很简单:

用勺把食物装入一格一格的冰块模具内,如果模具本身不带盖,就用保鲜膜覆盖好。

不推荐用锡箔纸,因为锡箔纸的小碎片容易残留在食物中。

一旦食物冰冻成形就可以取出来,再把它们分装到密封的冷冻袋内继续冷冻,这样可以节省冰箱空间。

最后别忘了在冷冻袋上标记好存放的日期和食物的名称。

冷冻的东西一多,不容易分辨出哪个是哪个,所以写上食物的名称也很有必要。

 

冷藏室化冰是最好的解冻方法,把要给宝宝吃的食物提前一晚放入冷藏室(保持密封状态)。

也可以冷水解冻,确保食物处于完好的密封袋中,没入冷水,且每30分钟左右换一次水。

水和微波炉解冻后的食物都应尽快食用,注意不要把食物直接放置常温化冻,以免变质。

辅食解冻后如果没有及时食用,不建议再次冷冻。

解冻后的果泥,可以隔水加热或者微波炉加热,加热时充分搅拌,可以每热15秒就暂停搅拌一次,让食物尽量受热均匀。

隔水加热要注意别让水漫入盛食物的容器内。 

注意:冷冻几乎不影响水果的营养,但高温会破坏水果的营养,所以不建议加热温度过高。

宝宝进食的温度应控制在32~48°C以下,试了温度再喂宝宝。

如果大人是用嘴去试温度,建议不要和宝宝共用同一个餐具,以免把口腔里的细菌传染给宝宝。


关注 MamaClub
PageGroupTelegramMumsGoodyInstagram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