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这三种父母,经常会养育出容易抑郁和焦虑的孩子 -MamaClub

前两天,看到一条令人痛心的新闻。

一个九岁的小女孩留下了两封遗书跳楼身亡。

那天下午,小女孩给妈妈发了一段语音:

“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五点钟完成,还有25分钟,完不成了。”

说话时,小女孩很沮丧。

当时,妈妈没有太在意,而是鼓励她尽快完成。

没想到,爷爷出门扔垃圾的功夫,小女孩就这样没了。

只留下了两封遗书:

妈妈对不起,这是我的决定。

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压死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究竟是什么?

家人的回忆说:从2月份开始,小女孩在家里上网课,就感觉压力很大。

可是并没有人真正关心过她。

一个九岁的孩子压力太大了,心里一定抑郁了很久。

有些孩子,表面上懂事,善良,其实心里并不快乐。

因为父母的要求和压力,会让孩子产生焦虑,因此责怪和抱怨自己,长期被负面情绪包围,形成“自我伤害”。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孤僻,甚至发生人格扭曲。

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说过:

焦虑是人类的基本处境,冷漠与缺乏感觉,同时也是防卫焦虑的一种工具。儿童产生焦虑与压抑,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父母。

他指出:这3种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最容易患上焦虑症、抑郁症。

 

爱抱怨和发脾气的父母

《超级育儿师》有一期节目,妈妈因为全职带孩子,倍感压力。

所以常常发脾气,遇事总是爱抱怨。

7岁的儿子轩轩想要和妈妈一起做手工,她却很不耐烦,对孩子说:

“做手工太辛苦了。”

妈妈一只手弄手工,一边抱怨:

“这个太难了,让你爸爸弄吧!”

后来,爸爸下班回来陪孩子完成手工以后,却遭到妈妈一顿骂:

“你什么都满足他,你就不知道拒绝他。”

爸爸想要拥抱她一下,却遭到了拒绝:

“走开,不要来烦我。”

过了一会,妈妈问孩子吃什么时,儿子没有理会她。

妈妈气急之下,拧起儿子的耳朵,气急败坏大喊:

“你到底要吃蒸饺还是汤饺?”

当时孩子都被吓了一大跳。

妈妈总是抱怨,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烦死了,走开。

因为妈妈爱抱怨,轩轩因此变得很胆小。

根据研究发现:人格形成的后天因素与早期成长环境有关,父母与孩子的早期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决定了孩子的性格。

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敏感。

当父母不能让孩子感觉到安全的时候,孩子的心理应对系统就会出现:焦虑、抑郁、强迫、躁郁等情绪。

《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在有钱、有权、社会地位和温暖的家四个选项中,孩子选择最多的就是有温度的家。

不抱怨的父母,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的起点,它能让孩子快乐和自信。

周迅的短片《女儿》中,她饰演的是一个开出租车的单亲妈妈。

短片中,即使她们生活有多么的不容易,妈妈都没有抱怨。

在妈妈的感染下,女儿变得懂事乖巧,还会时常逗妈妈开心。

孩子对幸福的感受能力,来自于妈妈爱的滋养。

身为父母,我们给孩子的爱应该是温暖而又细心的,这样孩子感受到的是如沐春风。

父母的关爱和疼惜会成为让孩子快乐的主动力。

 

经常在孩子面前哭诉

papi酱曾经说:很多父母都喜欢这样告诉孩子:

“爸爸妈妈就是为你而活的。”

“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

这些话常被父母挂在嘴边。

父母时常把孩子当“垃圾桶”,然后无限扩大自己的情绪,却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但事实上,孩子听到这些话,心里并没有多感动。

反而会有深深的负罪感,会觉得“父母过得不好,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不优秀就对不起他们”。

父母的付出感,会让孩子对自己陷入深深的怀疑,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电视剧《最好的我们》中,余淮是一个学霸,但一遇到重大考试就发挥失常,这是典型的焦虑症状。

妈妈对他的期望非常高,时常向他哭诉:

“我这都是为了谁?你看看这身衣服,我穿了多少年了,我难道不想穿一件新衣服吗?”

“你爸爸一个人在非洲那么多年了,辛辛苦苦干活,还不都是为了你。”

妈妈的话,让余淮倍感压抑,所以总在考试时因为焦虑而发挥失常。

父母总是用“倒苦水”的方式来绑架孩子,以此让孩子更优秀。

不曾想,这些话却成了压抑在孩子心中的大石头,焦虑不安。

美国著名心理咨询师金·约翰·培恩,在《简单父母经》中写道:父母要警惕自己对孩子说的任何话,因为它可以启发人,也可以伤害人。

他提出,说话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是真的吗?”
“够善良吗?”
“必须要说吗?”

这三个过滤器,可以阻止父母负面情绪的发生,让一个家庭的“空气”更清晰。

父母就是孩子人生中的某一段轨道,一路高兴的日子,才能顺利走向终点。

 

总是忽视孩子的父母

在教育短片《亲爱的爱丽丝》中,有一个小女孩和妈妈在公交车上,小女孩一直在低头画画。

突然她拿起画一脸期待地想拿给妈妈看,可是旁边的妈妈却一直在打电话,根本没有理她。

小女孩低下头,眼神变得暗淡,随后又接着画。

画好了以后,她想再一次拿给妈妈看,但妈妈只是向她摆了摆手,依然没有理睬她。

突然,公交车一个颠簸,她手中的画笔掉在了地上。也就是这一瞬间,小女孩的情绪彻底崩溃。

她把画好的画揉成一团,扔在了地上。

可是,妈妈依然没有回头看她,小女孩只好安静地坐在一旁,低头难过。

也许她只是想让妈妈表扬自己,但妈妈从头至尾连看都没有看她一眼,更不明白女孩到底在难过什么。

心理学有一个词叫“存在性焦虑”,指的是当孩子无论说什么,做什么,父母都是一种冷漠和敷衍的态度,这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不被爱。

父母长期性地对孩子情感漠视,它就像一场“冷暴力”,会让孩子觉得“我不被爱”。

根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曾对1511名儿童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在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这四大暴力行为中“忽视”导致孩子抑郁焦虑的最大可能性。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被在乎,它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

曾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面无表情”实验,采用的是妈妈对1岁婴儿的正面和负面的回应方式。

正面回应:

当婴儿发出声音时,母亲会微笑着回应,并用手抚摸脸颊,还会与婴儿进行互动。

这个过程中婴儿是一种满足和高兴的状态,还会时不时地与妈妈“对话”。

负面回应:

当妈妈面无表情,不给孩子任何回应时,婴儿就发现妈妈不对劲,就开始想办法引起妈妈的注意。

他用微笑和拥抱向妈妈求助,可是妈妈依然没有回应。

他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出现大哭、尖叫,慢慢地拒绝与妈妈互动,直到妈妈用微笑回应他时,孩子的情绪才缓了过来。

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孩子从婴儿时期开始,对外界的刺激就极度敏感,而具有回应的能力,他们会被身边的环境和情感交流所影响。

所以,父母切忌对孩子无关回应。

尽量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互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存在,感受父母的爱。

《银河补习班》中有一句话: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神奇的感官器,他们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感情,是不是爱。

父母的一个言行,都是饱含着爱的“语言”。

不要让生活上的压力“打扰”孩子;想要要释放的情绪,也需要“绕道”。

孩子是从温暖中感受爱;是从彼此感情交流中感受“被爱”,这才是孩子成长最温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