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家长用好饭桌教育,孩子情商不会低 -MamaClub

智商决定孩子走到哪个高度,情商决定孩子在这个高度走多远。

情商不是书本知识,更不是一朝一夕学会的。

情商的学习掌握更不是离开家庭,走上社会才开始。

要知道,家是社会的雏形,而家最核心的特征是饭桌。

高情商的孩子往往在家中早就开始了耳濡目染的学习,而饭桌,就是其中一个关键方面。

 

均分食物,孩子乐于分享

饭桌上把食物公平地分给每个人,不偏心孩子,孩子不“吃独食”,长大不自私,善于分享。

晓铭是家长唯一的孩子,爸妈和爷爷奶奶都把他当宝贝一样对待。

晓铭如果想要什么吃的玩的,大人一定会抢着给。

饭桌上更是如此。

孩子指哪儿,长辈就把哪儿的菜夹到孩子碗里,而就算晓铭有时候没有特别想吃的,家长也会先给孩子夹菜,挑每道菜最好的部分给他。

孩子正长身体,对营养有更高的要求,关注孩子的饮食没有问题。

但是晓铭家餐桌上这种过于偏颇、以孩子为中心的分配方式,难免容易造成孩子凡事想着自己、以自己为先的习惯。

走上社会,再没有人像爸妈祖辈那样惯着自己,晓铭这样自私、不分享的习惯定会吃亏。

一位妈妈就分享了他们在家的教导方式。

在皮皮和丫丫的成长过程中,我就会注意引导他们乐于分享。

饭桌上有了皮皮最喜欢吃的鸡翅,他也不会独占,会分给丫丫。

私下里一起玩,皮皮的零食吃完了,丫丫也会开心地把自己的分给他。

这样不仅让兄妹间关系融洽,互相帮助,在各自的学校中,两个孩子也可以和朋友相处地愉快自然。

如果家庭是社会的缩小版,那么资源就好比食物。

饭桌上能够公平地分配食物,孩子就会习惯于和别人分享,以后在与他人的相处中,也会乐于给予。

 

长幼有序,孩子有规矩教养

人人平等,但长幼有序,小时候在饭桌上懂礼仪的孩子长大必然有教养、懂规矩。

燕妮在大学时就有很好的同学缘、师生缘,这跟她处处体现的教养不无关系。

和学长学姐一起,燕妮会注意礼貌,既不显得刻意,也不显得没有分寸。

向老师请教,或者和老师交流时,她也能处处体现对老师的尊重,比如一起出门让老师先走,一起入座让老师先坐。

这些细小的方方面面看似简单,但很多人却意识不到,因而也做不到。

与其说是燕妮刻意私下学习,不如说从小就在家庭环境中形成了习惯和模式。

燕妮家最典型的教养就体现在饭桌上,如果爸妈不动筷,燕妮就不会先开始。

爷爷奶奶不动筷,同理爸妈也不会。

可以说,是家教渗透进了孩子的成长历程,日积月累塑造和形成了孩子的教养,长大就自然懂规则、懂尊重。

现在很多年轻人离开校园、进了职场,人虽然长到了年龄,但情商却没跟上,很多时候太没有规则意识,迟到早退,不懂得尊重等等。

好一点的结果是吃过亏、经历了教训,虽然过程痛苦但总算有了成长,坏一点的结果是无法适应,屡战屡败。

教育是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其中知识的教育让孩子在梯子上不断攀行的力量,那么教养和情商的教育就是让孩子的梯子更宽、更坚固。

 

照顾周全,孩子细心好人缘

不仅照顾在席的人,更想着没来的人,餐桌上的周全考虑让孩子长大自然细致贴心、人缘佳。

有一个公司的经理就提起一个她的实习生,给她印象深刻。

公司一起去聚餐,恰好有个人堵车不得不晚到。

当大家都落座动筷准备吃饭时,实习生悄悄问要不要给没来的同事拨出来一些留点。

虽然不是大事,但同事来了之后很开心,其他人也把她的细致看在眼里。

并不是针对某件事、某个人,这个实习生并不出于讨好谁的目的性,更多的只是日常性地会细心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想法,不会让哪个人感到被疏忽、被遗忘。

后来实习生成了那一拨里公司里人缘口碑最好的,谁有锻炼的机会也会第一个想到她。

经验上也会多和她讲几句,于是在她成功转正后,她随后的职业发展也非常好,前途开阔。

经理后来问她,为什么在饭桌和平时为什么会在很多细节考虑到别人。

她想了想,说其实没什么,如果一定要有原因可能就是从小家里的影响。

比如,即使只是家常饭,爸妈也会考虑到所有人,如果谁没来,会预先盛出来一些,不给别人吃剩饭。

被家长细心关照,同时也看到家长细心关照别人的孩子也能举一反三地关心别人。

虽然可能只是帮别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忙,但点点滴滴的小加分汇在一起,就会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形象优化很多,将来的软实力领先别人一大截。

教育不是只在教室中,生活处处可教育、能成长。

细微却影响深远的生活教育,我们不如先从饭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