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远比我们想象的重要 -MamaClub

著名天文学家、科普作者卡尔•萨根曾说:

“每个孩子生来就是科学家,是我们让他们放弃了这个天性。只有少数人带着对科学完好无损的热情和好奇心挺过了成人的考验。”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孩子小时候对周围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大脑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像一个小科学家一样思考。

有经验的家长都有体会,孩子在2~6岁这个阶段,总爱问许许多多问题,有的天马行空,有的把家长都给难倒了:

“枫叶为什么是红的?”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太阳落山后去哪儿了?”

“宇宙中真的有外星人吗?”

不仅爱问问题,孩子们往往还喜欢“动手动脚”,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行动力很强:

拆解玩具、把沙子堆成各种形状、同一个物品可以“发明”出多种玩法…

而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学校,孩子的这种“天生的好奇心”都没能得到很好的重视和保护,成长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掘,发展空间被限制。

爱因斯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在被问到是如何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就时,他却说:

“我没有什么特殊的天赋,只是拥有无比强烈的好奇心罢了。”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教授,在讲述了自己求学路、成才的经历后也提出忠告:

“对于青少年来说,保持一颗探索、好奇的心,对成才很有好处。”

好奇心的重要性,不该被忽视。

应试教育的现状或许一时难以改变,但对于家庭教育来说,父母多一点对孩子好奇心的重视和保护,孩子的成长空间就会更宽阔一些,未来也会充满更多可能。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做起:

 

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

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孩子问问题时常常做出错误的回应:要么忽视孩子的问题,要么表现出不耐烦,让孩子别问了。

如果孩子脑子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是一件好事,说明孩子总是在思考,思维活跃。

家长不好好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会打击孩子思考、提问的积极性,孩子的好奇心便逐渐降低、消失。

有个培养出三个斯坦福学子的妈妈曾说:“父母的责任是别把孩子的好奇弄没了。”

她在接受采访时提到:

孩子问我问题的时候,我绝对不会说你等一下。

可是有些时候我在炒菜,他们会走来问我:妈妈,妈妈,天为什么会是蓝色的?

这个时候,我根本答不上来,我会把火关掉,说:“你问得真好,等下我们一起去找个答案”。

在孩子问问题时,父母积极的回应,对孩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鼓励和欣赏,会让孩子更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发现,有利于好奇心的发展。

因此,家长可以多对孩子说“这个问题问得好”“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你能发现这一点,很不错哦”,耐心地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或者引导孩子自己寻找答案。

对于复杂一点的问题,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看绘本、阅读、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更多的知识延伸,收获更多的乐趣,孩子也能从中锻炼能力。

所以这也要求家长,对万事万物充满热情,多学习、多思考,不仅是对教育孩子,对家长自己的人生体验也会大有裨益。

 

多用启发性的提问和孩子交流

日常生活中,家长习惯于用命令的语气和孩子交流,给孩子提出要求,让孩子按照自己说的做,结果孩子反而更不听话。

其实,如果多用启发式的提问代替命令和说教,不仅会让亲子沟通更顺畅,还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从而使得他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

比如孩子有打人的坏习惯,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行为的错误,如:

“你动手打那个小朋友,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孩子可能会说“手疼”,那么再问:

“那你觉得被打的小朋友会疼吗?”

“如果别人打了你,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的错误,比家长直接告诉他要印象深刻得多,也更利于孩子改正不当的行为。

家长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提出问题,引导孩子思考,比如:

和孩子一起去海边旅游的时候,可以问问孩子和大海相关的问题,“海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大海为什么看上去是蓝色的?”

孩子好奇心的培养,其实就藏在生活的各种场景中,通过问题,引导孩子去看、听、闻、思考,收获知识,也建立起了良好的思维方式。

 

允许孩子探索

爱迪生上小学时,对学校的新教具很好奇,他把教具全拆了,又装不回去,气得老师请来了他的妈妈。

老师对爱迪生的妈妈说:“你的儿子太爱拆东西了,你要让他改改这个毛病!”

爱迪生的妈妈坚信这是儿子最大的优点:“老师,我看你不对哟!我观察儿子很久了,他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欢拆东西,你叫他改掉这一点,那我儿子不就跟别人一样了吗?”

妈妈的智慧,对爱迪生探索行为的欣赏和鼓励,保护了他的好奇心,让他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不断地求知、探索,最终成为著名的发明家。

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很多看上去“调皮捣蛋”的行为,比如拆解玩具、收集石头、把水玩得到处都是,其实正是他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作为父母,要善于观察、欣赏孩子的特点,用智慧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要过度保护孩子,不让他尝试,也不要嫌孩子给自己惹麻烦。允许他去玩、去感受和探索。

此外,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丰富、多样性的环境,给孩子带来求知上的刺激。

比如多带孩子去户外玩耍,大自然有着最丰富的的认知材料。

 

给孩子留出自由玩耍的时间

在法国,很多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上,午餐后会有一段“安静时间”,下午餐后也会有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

在“安静时间“中,孩子们可以选择午睡或是做一些安静的活动,比如看书、画画、拼图;在“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可以在户外做游戏、踢球。

这种让孩子适度“放空“、自由玩耍的理念在法国的教育中很常见。

法国人觉得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很重要,这样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能动性。

如果成人过度关注孩子,把他们的时间安排得很满,不仅增加了自己的负担,反而干预了孩子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

然而,在如今教育焦虑的社会现状下,家长们用自认为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填满了孩子的童年,兴趣班、奥数班、线上课程…

大多数孩子,都缺乏自由玩耍的时间。

于是我们会看到很多孩子,不是变得更聪明机灵,而是被各种知识“填鸭式”地塞进大脑,被快节奏的学习推着前进,没有自己放空、主动思考的时间,越来越麻木迟钝,学习兴趣也随之降低。

美国儿童科学会的研究表明,自由玩耍会让孩子受益无穷。

它有助于孩子变得更具有创造性,发现自己的激情所在,发展解决与他人和谐相处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玩耍学会自己探究尝试、掌控环境。

因此,家长们注意不要把孩子的学习任务安排得过于密集,无聊、放空、随意玩耍的时间,其实也是孩子积蓄力量的过程。

给孩子报兴趣班、辅导班要适当,不宜过多,别让太多的兴趣班挤掉孩子玩耍的时间。

还可以制定规则、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协调好学习时间与玩耍时间,让孩子养成该学的时候认真高效地学,该玩的时候痛快自由地玩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