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都说孩子发脾气时要“共情”,可为什么越哄越糟? -MamaClub

孩子闹情绪、发脾气始终是让父母头疼的一个问题。

很多人反映看过很多书和文章,方法也学了不少,但很多时候哄起孩子来却没有效果,很是困惑,就比如我们常说的共情。

今天就跟你说说关于共情的两大误区和两个技巧。

 

1、不要以共情之名行“控制”之实

前两天一位妈妈找朋友来“诉苦”:

“大家都说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要共情,我也是按着标准句式来说的,可根本就没用啊。”

朋友好奇便问她一般跟孩子都是怎么说的。

她举了当天孩子非要吃冰淇淋的事:

“我就跟她说,我知道你因为没吃到冰淇淋很难过、很生气,但是这两天你拉肚子非常严重,确实不能吃。

好了,别再哭了。如果你难过,妈妈可以抱抱你,陪着你。”

没想到这一次孩子非但没有领情,还大吼大叫地顶了回来:

“你知道我生气有什么用,你还是不让我吃,我不要你抱,也不用你陪!”

说着自己跑到屋里一个人哭去了。

其实从一开始这位妈妈的“共情”中,朋友就听出了不满,更何况孩子把她的“好心当成驴肝肺”。

果然,她也承认,其实这么说不过是想哄着孩子赶紧停下来,不要哭、不要闹了。

这样的共情,其实是大错特错的!

共情能力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这个过程是,设身处地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

许多人使用共情的目的是去“控制”孩子,为的就是不让他吃冰淇淋、不让他哭闹、让他停下来。

一旦孩子没按预期回应,很快就露出“并非真的感同身受”的真面目了。

这是非常常见,也非常危险的。

因为这种控制是隐秘的,而且有一件华丽的外衣——“共情”,不但不容易让我们察觉自己的问题,甚至会更加自以为是、变本加厉地去伤害孩子:

“我都这么说/做了,你还想怎么样?”

2、不要把共情发展成“滥情”

使用共情的过程中,还容易陷入的另一个误区是“滥情”,它跟“控制”的目的是截然相反的,但结果却有可能一样,那就是适得其反!

在共情过程中,很多人都会把“情”用过分了。

比如孩子摔倒了,有点不高兴,不想玩了。

“哎呀,宝贝怎么摔了一跤?摔疼了吧,快过来我给你揉一揉。我知道你特别疼,如果你想哭的话就哭一会儿吧,过来我抱抱你…”

但实际上,孩子并没有疼到需要停下来哭的程度,本来打算休息一下再去玩的。

结果被你这么一“共情”却忽然自哀自怜起来,腿也更疼了,也需要抱抱了,而且气氛都烘托到这里了,不哭一会儿也不行了!

于是,一个不疼不痒的摔跤,就被“共情”成了一件无法跨越的大事!

它的问题就在于做对了一半,接纳情绪没问题,趁机发挥就大可不必。

而且除了接纳孩子的情绪,更需要做的是引导他正确地看待问题。

还拿摔跤来说,揉一会儿之后,如果看孩子面色缓和,情绪没有继续发展,就可以告诉他:

“玩耍跑跳是有摔倒的风险,但多注意脚下,慢点跑,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摔跤。”

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结果是,让孩子逐渐平静下来,而不是越来越崩溃。

说到这你可能会感叹,说的态度不对不行,说多了也不行。

这共情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到底该如何用才好呢?

 

1、适当示弱,找到与孩子的情绪契合点

共情虽然有一定的句式可参考,但生搬硬套的效果并不好,当我们无法与孩子共情的时候,不妨适当示弱,停下来去找一找自己与孩子情绪相契合的点。

让他觉得“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这样”的时候,心情自然就会好起来。

有位妈妈分享了她的成功案例。

有天着急出门,孩子磨蹭不走,考虑到时间已晚,妈妈便“强行”带孩子出门了。

虽然没有大哭大闹,但两个人的心里都憋着气。

坐电梯时妈妈看孩子把鞋穿反了,便提醒了一句:

“你鞋穿反了,换一下!”

这一说不要紧,孩子突然崩溃大哭起来,一边跺脚一边喊:

“我就不换就不换,在幼儿园老师说我穿反了,让我换过来,我换过来后现在你又说我穿反了,我到底怎么穿才能对啊!”

妈妈意识到,这场哭是孩子攒了多种委屈、不满之后才爆发的,于是赶紧消了自己的气来哄孩子。

解释道:

“在老师说和我说之间,你还脱过一次鞋,所以很有可能是两次都穿反了。没关系,换过来就行了。”

孩子根本不听,只是一味地哭,抱也不让抱,横竖都不买账。

最后妈妈打起了“示弱牌”,她告诉孩子:

“在你这个年龄,把鞋穿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经常穿反鞋,别说一天两次了,一天四五次的时候都有。

有一次外婆实在生气,还踢了我一脚呢!”

正在伤心哭着的孩子忽然“噗嗤”笑了:

“原来你比我还笨啊!”

接下来妈妈并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孩子的情绪自己就平复了。

回家路上孩子还自言自语道:

“是呀,我都忘了我中间脱鞋又穿鞋的事了,原来每个人都会把鞋穿反,爸爸妈妈小时候也一样…”

妈妈正是通过示弱以及自己的“缺点”,找到了和孩子情绪的“共同点”。

虽然父母不是万能的,但在孩子面前我们就是无所不能的。

如果我们愿意放弃“这有什么好哭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从心理以及能力上“蹲下来”,去跟孩子对话,会很容易找到与孩子情绪相契合的点,也就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心里,做到真正地共情。

2、正确帮孩子认识情绪

不过,共情并不意味着孩子说什么,我们也跟着说什么,更不等同于附和以及完全认同孩子。

虽然他们需要我们的认同和安慰,但是能够正确回应和解释他们的情绪更重要,尤其是三岁以上的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情绪也逐渐完善,比如生气、愤怒、嫉妒、失落、羞愧等等。

他们虽然有这些情绪,但却常常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所以,如果共情的过程中我们能帮他们梳理清楚,找到答案,情绪自然也就消下去了。

有妈妈说:

刚有儿子的那几个月,除了对小弟弟的新鲜感,女儿也萌生了许多复杂的情绪。

我和孩子爸爸抱弟弟的时候,早已不找抱的她,也来要求抱抱。

她本来已经自己睡,见弟弟跟我睡,也偏要挤在一张床上。

弟弟辅食期,我喂他饭,女儿则“阴阳怪气”地说:

“也不喂喂我!”

很多时候,一看就是来势汹汹,非常生气。

我当时就明白了女儿的心,但我没有像以往一样去安慰她、讲道理,或者搂着让她哭一会儿。

而是真正从她的内心需求出发,去和她一起解决问题。

我把女儿揽到身边,半开玩笑地说:

“你是不是担心爸爸妈妈爱弟弟不爱你,或者爱弟弟超过你了呀?”

女儿低着头闷闷地回答:

“嗯!”

我接着说:

“放心吧,不会的!爸爸妈妈爱你和弟弟一样多,只是弟弟现在太小,很多事情不能自己做,所以我们需要帮助他。”

说到这女儿的表情已经明显轻松了,还时不时点头回应,因为她也常常照顾弟弟。

我赶紧趁热打铁继续引导女儿,告诉她这样想是对的。

这种担心失去或者不愿别人超过我们的情绪叫做嫉妒,每个人都会嫉妒,我们也不例外。

不过,一味地沉浸在嫉妒中,只会让我们看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当我们因嫉妒而愤怒的时候,不妨想想自己拥有的所有好的东西。我问她:

“你有哪些是弟弟没有的?”

她于是开始滔滔不绝:

“我可以吃各种美食、我不用穿尿不湿、我困了饿了不开心了能用各种措辞精准表达… ”

女儿的嫉妒之情,锐减。

这个过程我同样运用了共情,但妈妈并没有同情,也没有一味地安慰女儿受伤的心,而是去帮助她解释、捋顺情绪。

首先,妈妈将女儿“感觉爸爸妈妈不够爱我,很不开心”的感受说了出来;其次,帮孩子明白了“嫉妒”是什么,又该如何排解。

共情的初阶是共鸣,是给情绪找到出口,但不应止步于此,更高阶的是真正从孩子的内心需求出发,去和她一起解决问题,最终极的目的,则是让孩子认清情绪、自我疏导、学会自己找答案。

共情就像点穴一样,一旦说中了孩子的感受、原因和愿望,他的情绪就会流动起来,孩子就不需要用这部分能量来攻击自己和别人了。

共情不等于当即就解决问题,但神奇的是,当我们能够做到真正理解、接纳,去进入孩子的世界,和孩子同频之后,你会发现,之前和孩子一直纠缠的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而且这种“解”是一通百通的,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共情确实很有用,但希望,你真的会用。

虽然我们常说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但是有些时候父母的共情也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

其实,共情不是简单的一个步骤,而是一个系列式的教育方式,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孩子学会自己面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