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以前都这样,不行你自己带”,看不惯又离不开的隔代育儿怎么解决 -MamaClub

有人说孤独是一个人吃火锅、看电影,一个人看病。

但其实,最惨烈的孤独是一个人带孩子。

好多妈妈说太有共鸣了:

有什么是比一个人带孩子更惨的呢?

那可能是一个人带孩子,外加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加持”。

很多妈妈,都因隔代带孩子产生的矛盾而“饱受摧残”。

下面这些场景,你一定不陌生:

• 以前觉得孩子跌倒怪地板太夸张了,直到我孩子出生才发现我有多傻多天真。

孩子摔倒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同冲出来,抢先抱孩子的有,骂地板桌角的有,还顺带着给我和队友安看护不周罪名的也有,就像全家人搞“快闪”似的。

• 孩子湿疹买了药膏不让涂,非要试试偏方用艾草洗澡,说“是药三分毒”。

但,孩子发烧我坚决不用药,又说我不给孩子吃药,要耽误她大孙子病情。

• 前边刚说了孩子不能老看手机,结果一转头,人家就把手机递给孩子了,还说我给你把电都充满了,玩吧!

• 孩子犯错,你刚张口教育,半路绝对杀出程咬金“孩子还小,懂什么”,8岁了还小?就离谱。

• 说了不要喂饭、不要喂饭,可老人就是不听,都5岁了,还追着喂呢。

隔代育儿的冲突就真的没法化解吗?

其实也不然。

在很多妈妈看来,老人总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现在科学育儿方法。

想要改变一个老人很难,改变一个固执的老人更难。

但是当我们跳出常规思维,把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转移到孩子和我们自身上,问题就变得简单一些啦。

接下来我分享几个“曲线救国”的套路招数,保准有用。

 

教会孩子拒绝“安排”

对症:性格强势、太操心的老人

要说有一个强势、控制欲强的老人是什么感受?

孩子饱不是真的饱,姥姥觉得你量达标才是真的饱。

孩子的喜好不是真的喜欢,姥姥觉得那些有用才是真的好。

相爱相杀的半辈子外加生孩子后的这6年,除了留下越来越多的心结,什么也没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防着老人破坏规矩、独断专行、过分宠溺孩子等,其实是怕老人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怕影响孩子的习惯、性格等。

但其实我们转换思维,与其在与老人不断battle的过程中,两败俱伤,倒不如利用“小将”,曲线救国。

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是去阻止问题的发生,而是给孩子多提供一些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让孩子获得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比如,老人怕冷要给孩子加衣服,你可以告诉孩子,学会自己感知冷热并及时表达出来。

下次老人给孩子穿衣服,孩子自己就能说热,比我们解释一百遍小孩子比大人更怕热,单靠手凉不能判断等更管用。

就比如,老人总是替孩子做这做那影响独立,你可以给孩子“洗脑”:

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要尽量开动脑筋自己做,这样你才能越来越聪明,才会变的越来越有用。

下次,老人越俎代庖,孩子自己就会反抗:

不用你帮我打开,我可以自己打开零食袋。我手撕不开,我还会用剪刀,我会动脑筋。

这样比我们告诫老人一千遍“妈,你别总替他做事”更直接有效。

 

成为对孩子的主要影响人

对症:过分宠溺或有不良行为、习惯的老人

隔代带孩子,一定会有老人的各种“陋习”,一定会不断地挑战你的养育底线。

但若是强硬的否定,甚至是批判,反而适得其反,谁都不会好受。

在和老人共同带孩子时,父母首先要明白并不是有老人来帮忙,父母就可以偷懒撒手不管的。

不能既要老人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又想要老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隔代教育并不等于父母缺位,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养育人,要掌握育儿的主动权,永远做孩子最主要的影响人。

无论你是全职还是在职,只要在家的时间,尽可能陪伴孩子,参与孩子的互动。

既拉近亲子关系,也可以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行为示范,灌输正确的是非观念。

爷爷总是忍不住说脏话,但父母都文明用语,即使孩子觉得好玩偶尔模仿也大概率不会一直挂在嘴边。

奶奶总是无底线纵孩子,不管怎么事都是别人的错,但父母秉持正确的是非观,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同问题不同分析,孩子

自然也能明白。

生活本身就是大型教育现场,处理不好鸡飞狗跳,但处理好了,则事半功倍。

想想我们小时候大多也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但我们身上最多的却还是父母的影子。

任何一个孩子的性格成长都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不用过于担心老人的某些习惯会带偏孩子,作为与孩子最亲密的父母,才是影响孩子最大的人,请相信自己的影响力。

你的价值观、是非观都在一点一滴地影响孩子,与其担心老人的行为和做法会伤害孩子,不如做好自己,给予孩子榜样和示范的力量,成为对孩子最有影响力的人。

 

加持孩子内心正的能量

对症:爱贴标签、提供负面情绪的老人

有妈妈说,我家也是奶奶帮忙照顾孩子的,大家经历过的育儿冲突我一点也没少经历。

一是可能是我本身比较心大,二是我知道相对于父母而言,老人对孩子的影响其实很小的(前提是父母没当甩手掌柜)。

孩子奶奶也是属于口直心快的人,而我家孩子又是比较倔的孩子,自然从小少不了被数落。

就说吃饭这件事,昨天还被奶奶数落。她迟迟不吃饭,说饭太烧,奶奶就不太高兴了,亲自尝了一口说,“哪里烧?早就不烧了,我早已经给你晾很久了,别找借口,赶紧吃!”

开始那几年,这话我听了就会很不舒服,不尊重孩子感受啦,说话不够客气啦~

现在,不用我亮态度,孩子自己:您觉得不烧是因为您是大人,我觉得烧因为我是小孩,人跟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您不能拿您的感觉要求我。

类似的事还有很多。

奶奶有口无心,常脱口而出拿她跟弟弟比较,她也会毫不示弱的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你说的是弟弟的优点,我也有我的优点。”

总之,奶奶想要传递给她负面情绪(不经意),真不太容易,她都能自我化解。

不谦虚的说,这种心理能量,完全是父母可以给到孩子的。

孩子不可能一直生活在真空中,早晚是要面对外界的各种评价和质疑的,早点面对不一样的声音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与其磨破嘴皮告诉老人不要总是贴标签,倒不如引导孩子学会去面对不同的评价,学会坚守内心的底气,看待外界的评价。

让孩子知道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看问题也会有不一样的角度,如何去消化处理这些信息以及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也是一项人生重要课题呀。

 

多一份理解
不要总把老人当做假想敌

对症:爱纠结、郁闷的妈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老人好像成了科学育儿路上的敌人,很多妈妈一提起家中老人带孩子的方法,都一脸无奈。

很多时候不自觉地就带着敌意和不耐烦看待,一张口就带着指责和埋怨的语气。

要是提炼生活中的关键词,那就是四个字:心累!无解!

自己看不惯,却又离不开,需要老人的帮衬。

最后活得拧巴,过得也憋屈。

隔代带孩子的矛盾,在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有细数不清的无奈。

年轻的爸妈有,老人也有数不清的心酸与无奈啊。

他们过了大半辈子苦日子,又放弃了本可以悠闲的晚年生活,连我们自己带都吃力的孩子,他们也不过是在咬牙硬撑着。

更何况在一个年轻人做主的家中,自身存在感极低,他们迫切地想通过孩子找到自己的地位所在,有时候就忍不住刷刷存在感。

老人不是保姆,我们不能要求他们照顾我们的生活,又丝毫不能僭越。

这样只能让老人越来越压抑,找不到存在感,内心积聚不满,家庭矛盾只会越来越多。

其实,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孩子可以健康成长。只不过老人有时候方法不太得当。

既然大家目的一致,那在一些无关原则、无伤害性的事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什么的。

老人偷着给孩子吃零食,只要不是太多,吃一点就吃一点吧。

老人想给孩子喂饭,但只要孩子也可以自己吃,喂就喂吧。

毕竟,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有着宠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是人生中很幸福的事呀,只要我们父母把好最重要的原则性关卡就可以了。


✅ 点击关注【Instagram
– 分享生活点滴

✅ 点击加入【Telegram
– 好康促销分享

✅ 点击订阅【Youtube
– 看看专家怎么说

✅ 点击投稿【你的故事
– 与MamaClub分享故事

✅ 点击加入【心声群
– 与妈妈们一起讨论育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