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回了趟老家,听说了婶婶的遭遇,内心五味杂陈。
婶婶育有三个子女,老大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当地工作,这几年不仅买了车,还买了房。
二女儿则在医院做护士,待遇不错,偶尔也回家看望她。
只有老三,毕业一年不到,就换了五六份工作,不是嫌工资低,就是嫌工作辛苦。
如今在家躺平一年了,每天无所事事也就算了,年前他竟瞒着婶婶借了高利贷,利滚利下来,3万变8万。
直到催款电话打到了婶婶手机上,婶婶气急攻心,直接被气进了医院。
医院里,婶婶恨铁不成钢,却还是把老大、老二给她的养老钱都给了老三。
看到这一幕,我思绪万千:
一母同胞,一样的家庭环境,一样的教育背景,为何养育出来的子女却各不相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出生顺序不同
性格不同
我们常说: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个坏老三。
出生顺序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其实有依据的。
著名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其著作《孩子:挑战》中,提到一个词——家庭星座。
说的是,多子女家庭中的关系,就像一个星座。每个成员在“家庭星座”中所处的位置,会对他的行为和性格产生独特的影响。
按照现实中大多数多子女家庭的相处模式来看,多呈现以下局面:
1. “领导者”的老大
作为家中第一个孩子,老大一开始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直到老二的降生。
老大发现,要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就要努力保持自己领先的地位,在各方面做好榜样。
与此同时,老大还承担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这样既显得自己重要,又能赢得父母的欢心。
所以,多家庭子女的家庭里,老大的性格一般是这样的:负责任、有担当、有领导力,独立、保守不冒进…
就像《欢乐颂3》里的朱喆,作为家中老大,初中毕业的她,没有选择上高中,而是去了能“包分配”的职高。
从16岁起,就在酒店干活,赚钱养家。
对工作,她勤勤恳恳、细心周到、努力上进;对家庭,自己缩衣节食也要供养弟弟妹妹读大学,给父母寄生活费。
对于辛苦操心的老大来讲:
一方面,因为对自己要求很严格,长大后他们更容易成为领导者或管理型的人;
另一方面,因为渴望被肯定,他们也常常承担了很大的责任与压力。
2. “夹心层”的老二
俗话说:顾大疼小,老二没人疼。
排行中间的孩子,往往没有老大能干,也没有老幺可爱讨人,所以在父母那里,他既没有优势,也没有特权。
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老二自然不愿成为小透明,所以老二往往更擅长察言观色,表现出乖巧懂事的一面,去迎合父母,从而获得关注。
想起《请回答1988》中的德善,她明明很喜欢吃荷包蛋,可当家里只剩两个鸡蛋时,她会主动说我不吃。
邻居送她烤鸡,让她自己吃掉,但她为了讨父母欢心,还是拿回了家分享。看着妈妈把鸡腿给了姐姐和弟弟,她满心委屈却什么也没说。
老二不是天生懂事,而是不得已的妥协,这背后是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缺失。
如果没有及时得到爱的回馈,可能会让他们形成内向、自卑、讨好的性格。
3. 受宠的幼子
作为最小的一个,老幺一出生就享受着哥哥姐姐的照顾,和父母的宠爱。
所以,对老幺的规则通常是最少的,而老幺也敏锐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生活中,他往往会通过撒娇、耍赖来逃脱自己的责任。
而这样成长起来的老幺,自恋心理较强,很容易变得蛮横无理、个性自私,动手能力差。
就像朱喆的弟弟,大学毕业了还想依赖别人的庇护:
每个月伸手向家里要钱;
带着女朋友和丈母娘去找大姐,占便宜;
唆使父母刁难二姐的婚事,各种算计二姐的彩礼钱。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
因为成长环境最宽松,老幺往往更富有创造力和冒险精神,最容易形成独特的个性。
但也因为敢叛逆、敢创新,老幺往往会变成“赶超者”,以此显示自己的价值,所以最后老幺反而发展得更好。
父母不一样的偏爱
孩子不一样的命数
虽说出生排序确实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我们可以发现,最终影响孩子命数的,其实是父母对每个孩子不同的教养方式。
就像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里的两兄弟,他们相差不过一岁,如今却过着天差地别的生活:
一个千万富翁,是保守党的政要。
一个穷困潦倒,居无定所。
回溯他们的成长,不难发现,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学习条件,都没有差别,唯一不同的是,父母不一样的偏爱。
他们出生在普通家庭,父亲是警察,妈妈是银行职员,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还过得去。
从小,父母就对弟弟比较偏心,当8岁的哥哥在帮别人遛狗、修理草坪,每天早上忙着送报纸,晚上在超市打工的时候,弟弟则每天在家睡大觉、游手好闲、到处捣乱。
甚至多次闯进学校和教堂,破坏公物,卖小黄书来买烟。
即便如此,妈妈也总是解释说:
“弟弟总是会搞一些恶作剧,但也只是小孩的那种,不是很坏的。”
如果说,父母给了弟弟过度的保护。
那么,给到哥哥的,则是太多的磨砺。
同一个家庭,哥哥羡慕弟弟因为偏爱而快乐的童年,而弟弟却羡慕哥哥在生活中磨炼出来的才干。
哥哥在21岁时,就靠着自己的努力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彼时,弟弟却在修理工学徒考试前一个月放弃了考试。
并在之后先后尝试过各种各样的职业,比如房产经纪人、老师、木偶戏演员、咖啡师、销售员。最后都因为吃不了苦,三分钟热度,而一事无成。
至于哥哥,虽然功成名就,但他的内心,却因为童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重视,一直有一个黑洞。
并且,因为父母的差别对待,兄弟俩之间一直有嫌隙,彼此瞧不上对方。
整整25年,两人独处的时间不超过2天。
都说手足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可对孩子来说,手足情深并不是天生的,他们之间天然有关于家庭地位的竞争,关于父母爱的竞争。
作为父母,我们心中要有一个“度”,既不因疏忽而伤害了某个孩子,也不因偏爱而过度保护某个孩子。
不需要一碗水端平
而是要因材施“爱”
《论语》中有句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我一直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
比如小宝还小,喂奶、哄睡什么的都还离不开我,家里便做好了分工,爸爸负责老大老二的作业,奶奶则负责后勤工作。
甚至,为了弥补陪伴上的亏欠,我还经常在物质上补偿,给老大买喜欢的cosplay制服,给老二买乐高。
可即便如此,老大还是会各种做妖,偷偷弄哭小宝,老二则经常半夜睡醒,闹着要和我睡。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为自己没办法给到三个孩子一样的爱,而自责不已。
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孩子其实并不需要均等地分享父母的爱,而是要在父母那里享有独特的爱。
就像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说的:
“明智、成熟的父母会考虑到家庭中每位成员的感受和需求。”
给老大多一些鼓励。
老大再大,也还是个孩子,不应该是半个父母。
我们可以对他有多一点的期待和关注,但不要给孩子过重的心理负担,毕竟,他已经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多一点的鼓励,接纳他的每一次失败,看见他的每一次努力,肯定他的每一次成长。
让老大感受到父母对他始终如一的关注,老大才能在被爱中更好地学会爱弟弟妹妹,发自内心的主动承担责任。
给中间的孩子多一些关爱。
越是懂事会看脸色的孩子,往往越是压抑。
不管父母是有意无意,中间的孩子往往是那个被忽视的。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记得给他们多一点的在意。
当他妥协时,看见他的委屈,给到他更大的奖励,同时教导孩子们轮流让步。
当他讨好时,看见他的不安,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他不管怎样,你都爱他,给他力量做真实的自己。
给老幺多一些承担。
面对软糯机灵的老幺,父母很容易没有边界感。
但越爱,越要“狠心”。
哪怕哥哥姐姐再能分担,该老幺做的事,一点也不能少。该树立的原则和规矩,一点也不能让步。
给孩子有规矩、有底线的爱,才是对老幺最有远见的爱。
如今,很多家庭都是二胎家庭,但无论是多胎还是二胎,父母都要记得:
1. 要分一些时间和老大/老二独处:
无论老大还是老二,都渴望有一个单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这是给他专属的爱。
这个时光,孩子不必想着去争宠,也不必去竞争,可以单独的尽情享受母爱与父爱。
重视每个孩子的感受,看见每个孩子的需要,才是二胎家庭最好的制衡之道。
2. 不要大的让着小的:
年龄大,从来不是一个孩子必须道歉的理由,爱才是。
孩子间难免有争执,一味要求大让小,只会让老大觉得委屈、对父母失望失信、对妹妹产生敌意和嫉妒心理。
小的也容易恃宠而骄,不利于她性格和是非观的培养。
不管出生顺序如何,爱都不应该有排序。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性,自带闪光点,他们值得拥有独特的爱,值得被父母看见和理解。
没有比较,孩子的能量才能聚焦在自己的成长上,精进自己。
不必争宠,兄弟姐妹间才能发展出双向奔赴的情感,滋养彼此。
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父母眼里的独一无二。
在有爱的家庭中,绽放自己的精彩人生。
✅ 加入【Group – Telegram】
https://bit.ly/MamaClub-Telegram
✅ 加入【Page – Goody】
https://bit.ly/MamaClub-Goody
✅ 加入【Group – 心声群】
https://bit.ly/MamaClub-Group
✅ 订阅【Youtube – MamaClub TV】
https://bit.ly/MamaClubTV-Youtube
✅ 关注【Instagram – MamaClub】
https://bit.ly/MamaClub-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