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破坏孩子的同理心,只要这四步 -MamaClub

最近收到一位妈妈留言:

6岁的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养成了不高兴就打人的习惯,和其他小孩玩时,生气就上手,甚至拿东西砸人。

家里的大人经常耐心地教育他:

“不能动手,小朋友会痛的!”

但孩子根本听不进去,下一次遇到争执的情况发生,还是忍不住动手。

最后的结果是,孩子在同龄人当中不是很受欢迎,小孩子玩着玩着就不和他玩了。

看着儿子经常在一旁孤独地玩耍,露出寂寞又充满敌视的眼神,妈妈充满担忧。

这位妈妈所面临的问题,很多家长都不会陌生,不少孩子在成长路上,常常有暴力的行为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暴力升级并且屡教不改。

他们似乎无法体会被打小朋友的感受,只考虑当下自己的喜与怒,也就没有办法真正地做出改变。

出现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孩子缺少同理心。

同理心是一种感同身受的能力,有了它,我们才能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是获得良好人际关系很重要的一项能力。

 

什么是同理心

谈起同理心,大家最先想到的词语是:

共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等等。

按照词条解释来说:同理心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并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

同理心与我们常说的同情心有很大的区别,一则动画短片是这样诠释的:

短片中,狐狸落入陷阱中,他呼救道:

“有人吗,我像是被卡住了,四周很黑,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时,憨厚的大熊也爬到洞中,抱了抱狐狸并说道:

“我知道在这里是什么样的感觉,你并不孤单。”

大熊理解狐狸的处境,这就是同理心,这时麋鹿走来了,它在洞口往下看:

“哇,真糟糕啊,对吧?”

紧接着,不慌不忙地吃起了三明治,这是同情心。

同情是一种怜悯,同理心则像是黑暗中的拥抱,后者才能真正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曾经在幼儿园看到有个小孩跌痛了,哭得非常伤心,老师在一旁哄了半天都没用,站在一旁的小朋友见状,忍不住跟着哭了起来。

小小年纪可以感受朋友的痛苦,这就是具有同理心的表现。

相反,缺乏同理心的孩子,鲜少会考虑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与人交往中常常伤害别人而不自知。

更有一些小孩将快乐建立在对别人的伤害之上,比如:

拉别人头发、嘲笑别人、破坏亲戚家的东西等等。

做“坏事”的小孩不完全是因为无知和天真,有时候是因为不会换位思考,缺少对别人痛苦的感同身受。

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建立恰当的同理心,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生活。

 

孩子有没有同理心
引导很重要

同理心跟性格相关,比如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较敏感,对他人情绪感知能力比较高,有的孩子则相反,同理心水平可能天生就比较低。

在生活中,影响孩子同理心发展的关键因素还是家庭教育的引导。

以下四个方面,最容易导致孩子的同理心水平较低。

1. 父母缺少同理心

父母没有同理心,就很难养出有同理心的孩子。

所谓的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其实就藏在生活的小事之中,如果父母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冷漠,那么孩子也很难学习到。

比如,有的父母为了孩子不被欺负,就教孩子去占便宜、钻空子,绝不让孩子吃亏,孩子又怎么会想到去共情他人?

你如何对待这个世界,孩子也会如何对待这世界。

孩子同理心强并愿意做出亲社会行为,往往都源自父母从小的鼓励和以身作则。

父母富有同理心的引导,能帮助孩子在社交生活中更受欢迎,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孩子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

2. 越位的爱

前段时间,国外新闻有个男孩在打游戏时,往手机里充了钱,而这笔钱,竟然是父亲治疗癌症的钱。

14岁,说小也不小,竟然能看着父母每天为治病筹钱奔波,心安理得地拿着父亲救命钱去玩游戏。

这种近乎“冷漠”的反应,让父母寒了心。

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

孩子身上缺少对父母、对他人的爱和悲悯。

这就是孩子没有同理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养育孩子时,爸爸妈妈往往充分地考虑了孩子的感受、需求,却没有教过他如何去爱别人、体谅别人,我们做得太多了,太全能了,以至于孩子变得冷漠起来。

爱是双向的,孩子同样要学会理解我们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懂得适当的示弱,去激发孩子的同理心。

“妈妈拿不动,你来帮帮我好吗?”

“妈妈很累,今天宝宝给我讲故事吗?”

“妈妈生病了,这次换你来照顾我好吗?就像你上次发烧,妈妈照顾你一样。”

学着跟孩子解释你的辛苦和脆弱,孩子也会学着反转视角,站在大人的角度去感受和思考,他也会学着体谅你、爱你。

一个孩子懂得了如何爱父母,他也会慢慢学着如何爱别人。

3. 强迫孩子体谅别人

同理心,不是靠逼迫才会产生的。

生活中很多父母发现孩子没有同理心,往往用逼迫的方式。

拿分享来说,父母很容易用分享这一行为来判断一个孩子在社交中是否有同理心。

其实,6岁前的孩子不会分享主要由年龄特征决定的,这个阶段的小孩本能地会捍卫属于自己的东西,孩子不愿分享,并不代表没有同理心。

我们希望孩子理解其他小朋友的感受,但靠强迫孩子去分享是行不通的,毕竟这种做法本质上不尊重孩子,无法让孩子学会将心比心的真正意义。

同理心让孩子主动理解、体谅别人,从而自发做出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这些是建立在父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基础上,过多道德上评判反而是同理心的真正杀手。

4. 孩子鲜少有机会练习共情能力

共情,表面上看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感受,其实是一项需要练习的能力。

如果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鲜少有机会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练习共情,长大后也就很难发展出同理心。

儿童心理学专家陈忻认为:

“三四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同理心的萌芽。”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听得懂父母的道理,孩子与和同龄人玩耍时,父母就可以帮助孩子跳脱自我中心,认识这个世界还有其他人的存在,他们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感受。

比如,在孩子争抢玩具的时候,你可以让孩子想一想,别人这样把你正在玩的玩具拿走,你是什么心情?

孩子欺负小朋友时,你可以让孩子想一想,别人把你推倒了,你是什么感受?

角色扮演游戏也是认识同理心很好的桥梁,这是一种可以体会他人情绪和情感的游戏。

诸如此类的引导多了,孩子往往能开始理解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别人产生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

 

同理心的意义

《同理心的力量》中说:

“同理心是人类本有的天赋能力,能让我们有意义的、满足地与他人连接,是建立爱的关系的核心。”

有同理心的孩子,总是能够乐于帮助别人,更受朋友的欢迎,更能发展出健康的人际关系。


关注 MamaClub
PageGroupTelegramGoody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