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面对磨蹭的孩子,催催催会极大伤害孩子心理 -MamaClub

面对磨蹭的孩子,催促对孩子伤害很深。

一位小孩麦田今年6岁,是一个慢性子的孩子。

他妈妈倾诉到:

每天吃饭都是含在嘴里不吞下,还冲我做鬼脸冲我笑。

有时我真的忍不了他的磨蹭,我就一边抱怨他是慢性子,一边亲自喂他吃饭,我真是欲哭无泪。

起床需催促很多次他才会挣扎着起床,我一急有时候还吼他几句,结果他丝毫不为所动,越催越慢,结果导致去幼儿园经常迟到。

现在麦田在妈妈的催促下慢慢变得越来越腼腆内向,不太敢在人前说话,喜欢自己一个人玩。

有时还经常情绪不好,自己偷偷掉眼泪。

可见,长期催促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抵触和恐慌心理。

原来,麦田是一个慢性子的孩子,偏内敛,这是个人先天特质。

妈妈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催促和贴标签(说孩子是磨蹭的人),孩子反而会感觉委屈和压抑, 对妈妈产生抵触。

但是,阿姨和麦田接触多了,阿姨发现他做事情很细心,是个心思细腻敏感的孩子。

有一次他阿姨看到他画的很多线条和小人,画风细腻,询问后才知他画的是一个完整植物大战僵尸的故事。

另一位妈妈分享到:

我的孩子阳阳今年5岁,偏急躁,做事情时也经常磨蹭。

比如吃饭,有时需半个多小时吃完,有时十几分钟就吃完了。

遇到他动作很慢的情况,我就直接发布命令:赶紧快点,磨蹭什么呢!但结果是越催越慢!而且我发现,他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会大吼大叫,脾气暴躁。

通过阅读反思后我才知道,自己盲目的催促不仅不会让孩子动作变快,反而会激发他的叛逆思想,无形中一直极大地伤害孩子。

慢慢地,我开始反省自己,学着让自己停下来,闭上嘴,让孩子慢慢来。

那就让我们来揭开孩子磨蹭行为表象的神秘面纱:

【第一,幼儿动作的发展特点】

在阳阳这个年龄阶段手部肌肉动作的发展还不完善,还不能区分左和右,拿握东西的动作还不是很熟练。

用大人吃饭的标准去要求他,显然不合适,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

【第二,幼儿注意力不集中】

5-7岁孩子注意力大概在15分钟。

拿阳阳来说,只要是有什么声响,他都会跑过去看看,把自己手头做的事情丢下。

晚上是他的绘本故事时间,如果听故事的时间超过15分钟后,他会打断妈妈或者心不在焉,这时阳阳妈妈会让孩子休息下。

【第三,幼儿缺乏时间观念】

对于阳阳来说,10分钟,30分钟,一个小时这些时间点他都没有任何概念,也没什么感觉。

对于到了特定时间就要做特定的事情他没有什么感觉。

如果他正在玩玩具,如果妈妈告诉他:

“快点过来吃饭,还有30分钟就要出发去动物园了,快过来!”

他会呆在原地一动不动,因为他不理解妈妈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他只接收到的信息是妈妈在催促他,影响他玩玩具。

【第四,对所做的事情兴趣匮乏】

他不喜欢吃胡萝卜和青菜,妈妈之前会一直在旁边催促他多吃点。

他会一直在餐桌上磨蹭,等着妈妈告诉他可以不吃了才会离开。

而且,妈妈发现他每次的表情都味同嚼蜡,还会偷偷把胡萝卜塞到小手里,然后扔到桌子下面。

妈妈才意识到自己真的不该这样督促孩子吃自己不喜欢的菜。

后来,她学会了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想合适的方法引导孩子吃。

【第五,动作不熟练,对父母产生依赖心理】

比如孩子穿衣服很慢,看他扣扣子特别费事,妈妈会直接代替他扣。

后来他就眼巴巴指望妈妈帮他,连尝试扣的动作也省了,就在那里磨蹭,干等着妈妈帮忙,导致他穿衣服越来越慢。

孩子年龄小,对所做的事会动作不熟练、缺少操作的技巧,刚开始动作慢是正常的。

如果父母直接包办代替,会导致孩子动作更慢。

于是,各位爸爸妈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哦。

 

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全然接纳

父母是孩子眼中最重要的人。

父母给孩子正向评价,他接收的就是对自己的正向评价,会形成积极正向的自我评价。

反之,孩子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阻碍孩子良性发展。

麦田虽说是一个慢性子的孩子,但只是目前的状态,当孩子听到妈妈经常说自己磨蹭,他会想连自己最爱的父母都这样评价,那自己就是真的磨蹭。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全然接纳,他会觉得父母是爱自己的,自己是被包容的。

父母会和孩子之间会建立良好信任关系,在这样信任的精神环境中,孩子有安全感,能找到自己前进的力量。

 

帮助孩子逐渐感受“时间”
参与孩子的成长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经常丢三落四,不能按时完成事情。

而且,孩子思维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也处在发育之中,在做事情时可能不知道如何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如何以较少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

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给与适当引导和示范,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去。

孩子没有掌握好穿衣、洗漱等基本技巧,比较“手笨”,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一步一步感受“时间”,和孩子一起像玩游戏一样和时间赛跑。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要试着参与孩子的成长。

为了让小孩感受“时间”,可以选择用沙漏法来引导孩子感受“时间”。

沙漏有五颜六色的,孩子对色彩敏感,很喜欢这种东西,每个沙漏都有固定的时间漏完里面的沙子。

最开始从3分钟沙漏开始用,可以先把穿衣洗漱的动作分步给孩子演示一遍,然后早上起床后放一个沙漏在孩子面前。

比如规定穿衣3分钟,刷牙3分钟,洗脸3分钟,吃饭15分钟,小孩会盯着沙子的速度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了一个手写画板,他如果有好的行为或者有进步,就给他奖励小贴子,让他贴到画板上。

到了月底,这些小贴纸可以兑换孩子心中未实现的心愿,比如孩子喜欢的小礼物之类的。

父母也必须参与其中,如果谁赢得比赛可得到一个小贴纸。

时间久了,孩子逐渐具备了时间意识。

当然,运用这种方法要切合孩子的实际,父母需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而且,为了帮助孩子锻炼手部肌肉灵活性,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手指游戏,通过玩手指游戏不仅能锻炼手部肌肉,还能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

 

进行正向引导
激发孩子做事的兴趣

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正面激发孩子做事的兴趣,比如孩子爱听的故事、爱玩的游戏、爱看的动画片、爱玩的玩具等。

就像阳阳爱听《西游记》的一系列故事,每次他磨蹭时妈妈就对他说:

“收拾好玩具,我们就可以继续听西游戏的故事,行吗?”

他会立刻加快自己的动作,满心期待听喜欢的故事。

抓住生活中的小事件,及时进行引导和鼓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阳阳有一次他和爸爸一起要出门,阳阳不想迟到,他表现出了不想迟到的行为。

他对爸爸说:

“爸爸,我们早点收拾好,提前走,别迟到!”

妈妈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

“阳阳,你的行为很棒,妈妈很喜欢!”

阳阳睁大眼睛问:

“我的什么行为?”

我认真的告诉他:

“你守时的行为,守时是一种非常好的行为习惯,大家都喜欢和守时的人交往!”

从此以后,他就喜欢上了守时的行为。

 

引导孩子逐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激发孩子内在力量去成长

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

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通过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

孩子成长的过程必然会伴随有犯错和失败,也会有难过和委屈。

父母需引导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让家长一味为孩子承担后果,孩子会错过成长的机会。

阳阳喜欢赖床,几乎每天早上都在催促和喊叫中度过,兵荒马乱。

后来我们认为得让他学会为自己赖床的行为负责,喊了数次之后,他依然不起,就让他承担上学迟到的后果。

当然,他会错过自己非常想玩的区角游戏时间,或许他会感到难过而落泪,但下次他会自觉早起,明白磨蹭会影响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

慢慢地,孩子会逐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适当的挫折教育,能激发孩子内在的力量。

面对磨蹭的孩子,让我们用智慧和孩子共同成长,拥抱变化,触摸美好!


关注 MamaClub
PageGroupTelegramGoody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