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你功课做了吗?”,其实孩子非常讨厌你说这句话 -MamaClub

有妈妈说,发现孩子上了小学之后,自己好像变了个人。

几乎每天都要问儿子好几遍:“你功课做了没有?”

有时孩子明明已经做好了功课,自己还是会忍不住去问。

哪怕是放长假,也会每天都问一次:“你功课做完了吗?”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就开始成了很多父母的口头禅了。

好像过一会没看到孩子,一见面就会说了出来,如同一句问候语。

其实只是每次听到这句问候语,孩子大部分都会不开心,有时还会很生气地说:“早就做完了,为什么还要一直问我。”

有时干脆不理,埋头做自己的事。

父母没有得到回馈,于是又会继续问几句,直到孩子回答。

所以,就会经常看到不断追问的父母,还有不耐烦的孩子。

其实父母提醒孩子学习,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应该的。

但是这样的追问,或者说这样的口头禅,却透露着父母的无力和焦虑。

 

当我们在追问孩子“你功课做了没有”时,孩子在想些什么呢?最后又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有爸妈会说,这是为了孩子好,是关心孩子。

可孩子并不理解,反而跟父母对立顶嘴,或者是沉默的对抗。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父母关注的点偏移了。

倘若过度地关心孩子的学业和作业,而忽视其他,孩子感受到的只会是父母喋喋不休地追问。

有很多的父母,已经很久没有告诉孩子“我爱你”,也没有空出时间来好好陪孩子一起玩玩,也没有好好聊聊天,听听孩子的心事和想法,一直忙于工作或者其他的事情。

从小学开始,甚至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在补习机构度过的。

回到家也是做各种功课,根本停不下来,见父母的时间根本不多。

而见面了,父母也忙着家事,或者忙着讨论功课和学习情况,功课一做完,基本就洗洗睡了。

第二天又继续这样,日复一日。

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

越是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少的父母,越容易问孩子“功课做了没有”。

还有一类是焦虑的父母,越焦虑就越想追问孩子“这个怎么样了?”“那个做好了吗?”

因为自己害怕孩子落后,就会逼着孩子去学很多东西。

看着满满的课表,心里才感觉舒服一些;看到孩子坐在课桌前面,才觉得安心。

可是过度焦虑的结果就是会让爱显得苍白,爱的能力变得缺失。

而孩子的感受呢?

孩子也许会想:“你们关心的是我还是我的作业?”

他们甚至会通过故意磨蹭来跟你抗议,表达自己的不满。

 

请问问自己,是不是信任孩子?

如果你在生活中是一直信任孩子的,往往会得到一些惊喜,而且孩子也会更自信,自觉。

有位妈妈分享说:

有一天周末,儿子的作息表上写的是上午做家务、整理房间。

那天上午我提醒他之后,他答应一声就去了房间里,而我就在客厅忙自己的事。

当我路过主卧的时候,发现他正在折我们的被子。

我再看看他的房间,小被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床上,这真的让我很惊喜。

还记得他上幼儿园时,我教会他折被子,但每次他都折得很吃力。

但如今都能折我们的被子了,孩子的能力有时真的出乎想象。

所以过了几天,中午吃完饭,我说教他洗碗。

没想到他个头也比洗碗池高了,教了两次竟也能洗得干干净净的。

那接下来就多给他些锻炼的机会,我们也能轻松很多,包括在作业的安排上也是这样。

很多妈妈问我,每天是怎么教儿子写作业的。

在他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因为要我们给他讲解题目,所以每次都要抽时间来教。

但我们都尽量让他自己做,不会的时候才问我们,这样开始培养他的独立性。

所以到了下学期,基本就是自己在房间完成,做完后再上传上交作业,我们基本不用操心。

有段时间,因为没有制定作息表的缘故,放学回家后,他基本就无所事事。

这样就需要我们提醒他:“功课做了没有啊?快点去。”

说实话,我每次提醒都觉得有点烦。

而总是被我们追问的孩子,有时也是满脸的不情愿。

就比如你沉浸在故事书的情节中难以自拔时,大人却告诉你别看了赶紧做功课。

后来经过商量,大人和小孩一起做了学习生活作息表,接下来大家都舒服多了。

不需要再这样催,而我们也给予了他足够多的信任,只要他自己根据安排来,就不去干涉了。

 

唤醒孩子内驱力,给孩子鼓励和指导。

对孩子信任,鼓励他们去做的时候,还要记得,去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让他们自己主动去做。

有位妈妈从儿子1岁多开始,就一直陪他阅读。

到了如今,在阅读的路上,基本不需要大人太多的推动和提醒,儿子自己会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书,反复读,也会渴求好看的新书。

从最初的陪伴读图开始,再到读简单的故事,再到读科普、童话、儿童文学…爸爸妈妈带他品尝到了阅读的甜美。

之后,就感觉儿子自己在不停地前进,有一股力量在驱动他。

在阅读上如此,在其他的兴趣爱好的培养上,也希望能让孩子自己能发自内心地去喜欢。

而我们呢,更重要的任务是激发孩子的这种兴趣。

有这么一句话:

“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 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这句话,在孩子的教育上同样适用。

我们不能总是赶着孩子去学习,而是应该多陪孩子去动手,发现劳动的乐趣,让孩子去做科学实验,发现科学的奥妙,陪孩子去阅读,感受阅读带来的甜美。

其实,这些就是学习啊!

而在功课这件事上,父母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催促之外。

比如一道题有很多种解法,那就一起找找看,让孩子得到思考后解决问题的乐趣。

而很多孩子,不做功课是因为不会,那就好好巩固一下所学的知识。

让孩子觉得这并不是难事,也不是自己真的不会,只是还没有学明白而已。

有了内驱力,孩子会慢慢明白,作业是学习的一部分,而学习却是自己需要努力的事。

那孩子对待功课的态度会改变,他们会主动、认真去做。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鼓励和引导永远比批评指责更有效。

如何唤醒孩子的主动性和内驱力?应该是我们努力和思考的方向。